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347章 任性的苏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江源犹豫之间,苏景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了。

而且,他也看透了这个江源的为人。

在商言商,或许江源作为一个商人非常合格,但是他似乎和晋商也没什么两样,都唯利是图!

苏景眼睛一闭,开口说道:“行了江会长,你不用说了,我也不要你说。而且,你们徽商的粮食,我苏景也不要了!从今天起,你们徽商的粮食便让它们全部烂在谷仓里吧!本官保证,你们一粒粮食也休想卖出去,而且你们也别想将粮食运走,因为锦衣卫的人会全程盯着你们的,哼!”

说罢,苏景拂袖便走。

顺带,苏景还拉走了朱由检。

然后柳眉站了起来,说道:“我们也走吧!”

带着吴门商会的几个掌柜,柳眉颇有女强人风范,来到江源的面前抱拳说道:“江会长,小女子告辞了!”

“这……”江源迷糊了。

不要粮食?

谁都知道对于现在的江淮,粮食可是比天还重要的东西,民以食为天嘛!

可是,苏景却非常硬气地说不要粮食了!

那个滑不溜秋的江源,待人们都走了以后,脸色也立马一变,阴沉地说道:“哼,我就不信,他们真不要粮食!”

身后一个掌柜问道:“会长,如果他们真的不要呢?而且刚才苏景说了,以后不许我们在江淮卖粮,那些粮食也不准运走,只能……只能烂在谷仓里!”

江源眉头一皱,沉吟道:“不可能,他不可能不要粮食的!”

徽商也都回去了,只不过他们因为还在发展中,所以办事都小心,也没有晋商那样高调,让苏景有借口惩治他们。

不过苏景倒是对徽商非常的失望,因为他本来,还想过要提拔徽商的。

可是,苏景错误地估计了这些商人的逐利之心!

看来古人把商人划为最末等人,还是有道理的呀!

府衙后面,朱由检对苏景问道:“你打算如何对付这些徽商?”

苏景冷冷一笑,对朱由检说道:“殿下你放心,卑职自有办法!用不了三日,他们就主动来找我们的。哼,既然他们不仁,也就别怪我苏景不义了。将来,我要让他们甚至是全天下的商人,都记住这一个教训,然后永世不敢再行这不义之事!”

“难道又有大戏可以看?”朱由检很兴奋。

今天对付晋商的戏码,他可是看得十分过瘾的。

而且晋商们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掉进了苏景设下的陷阱。

现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和苏景占据着大义,不管他们闹都不过分。

可晋商们却还没有明白到这一点!

徽商们,估计也是一样。

不过徽商却是非常的小心,还特意派人注意府衙的动静。

次日清晨,府衙的大门早早打开,然后便是晋商八大家族的人,被押着出了府衙。

然后,府衙里有衙役出来,在各大街道张贴告示。

这告示上的内容,就是为了安民,还是信王朱由检署名的。

告示里面说,信王殿下早在三月份便命令漕运总管苏茂,前往湖广以及江西借粮,并且从各地已经借得米粮共计四百万石左右,并且已经运回了江淮,今日便到扬州,让百姓们全部到码头上去观看!

人们还在将信将疑的时候,便有人在街上疯跑奔走,见到人便喊:“快去江上看,真的有船来了,好多的船,都是漕运衙门的旗帜……”

八十艘船连成一片,缓缓从长江上游行驶而来,这场面极为壮观。

而苏景则是让人押着晋商八大家族的人在人群夹道中走过,一边让人宣传晋商囤积粮食的恶心,一边享受着百姓知道有粮食之后的欢呼。

但是,有一个人却不禁有些担心。

这个人就是刘铎,他来到苏景的面前低声问道:“苏大人,四百万石?”

苏茂去买粮而不是告示里面所说的借粮,这一点刘铎是最清楚的。

因为当时,还是他转告了苏茂,苏景的这项命令。

苏景离开扬州,这才多久?

就算他是神仙,也不可能变得出四百万石粮食出来。

所以刘铎很担心,跑来询问。

苏景则是神秘一笑,对刘铎说道:“此事以后再与你解释,你便明白,现在不要声张,尽管看着便好!刘铎,还记得本官曾经与你说过的话么?只要你听话,我可以保你在扬州任上,一直干到老!”

刘铎闻言,看着苏景离去的背影颇为感慨。

当日,那个还朝气蓬勃来到南京,对什么都好奇的少年,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居然已经成长得如此可怕!

他不但已经实际上是整个江淮的主宰,而且还很会处理关系,连信王都听他的话了。

至于他们这些知府,在他的面前,甚至都还要自称下官!

长江两岸,已经聚满了前来观望的百姓。

八十艘大船,将整个长江面上都铺满了。

而为首的船只上面,赫然漕运总管苏茂,他在船上目光非常的深邃,等到船快要靠近码头的时候,他将令旗交给了身边的人,然后率先来到码头上。

刘铎摔人前来迎接他,拱手道:“苏大人,一路可顺利?”

“非常顺利!”苏茂笑了笑,然后回头喊道:“卸粮!”

漕运衙门的士兵,便开始安排肩夫卸粮。

一瞬间,百姓都激动了起来,这些人都饿啊,现在他们就是有钱都没地方买米,便都想来抢夺粮食。

扬州的城防士兵,便连忙过来保护。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人却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大家都不要抢,信王殿下说了,现在有粮食了,待会儿便在城外搭棚,送十万石粮食与你们,以昭大明皇帝陛下恩德!”

喊话的人,无疑就是苏景。

这样一来,百姓们便万众欢呼。

十万石,当时整个扬州城的人口,也不过二三十万人的样子,等于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五斗米了。

若是省着点,这五斗米足够许多人吃一个多月!

这么多粮食,直接就分给百姓,都不要钱,苏景也够任性的!

估计他这一道命令,就没了数十万两银子。

可是,苏景还要更加任性的举动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