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422章 写奏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眉很精明,甚至苏景都怀疑了,以为这妮子是和他一样,穿越回来的。

要不然,她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怎么可能经商如此精明,算得这么精细呢?

按照柳眉的算法,那苏景把锦衣卫这两百万银子投入进去,只能分到百分之八的盈利,连一成都抽不到。

但是,柳眉还说了,因为她和苏景是‘熟人’,所以可以给苏景一成。

听起来,这还是苏景占便宜了……

苏景哭笑不得,本来和聪明的女人谈生意就让人头大,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他的女人。

怎么办?

苏景想了想,加上之前的三成盈利,总共能够拿到四成,而且马上郑芝龙便要来南京,到时候秘密会面,这条海上的运输线就算是定下来了,所以柳眉这边必须得加快进度。

郑芝龙去南洋购买粮食,预计三到五个月便可以返程回到厦门,再从厦门的港口装船走水路从海上直接进入长江,然后到达扬州。

这是目前看来,最为省时省力的海上运输航线。

所以,扬州这边的港口,就必须得在这三到五个月,扩建到一定的规模,最少可以同时容纳二十艘目前航海技术中,吨位最大的船只。

但原先的扬州港口,规模远远不够。

不过好在苏景第一次前往扬州的时候,就已经和知府刘铎打招呼了,所以扬州的港口已经开始扩建了一段时间,还有三到五个月,应该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

港口的问题,有刘铎在,还有吴门商会从中协助,但是苏景设定的商业区,就得完全靠柳眉和吴门商会的人了。

这是经商,官府不能挂名,也不能涉足其中的,说出去的话好说不好听。

市农工商,商为末等。

而且大明开国太祖老朱同志,对商人非常厌恶,虽然经过了两百多年,老朱同志也已经成了一具枯骨,可是他留下的祖训,却还是有一定的威力。

至少,就是在商业比较成熟繁华的江南重镇,也很少有士人或者官员,会打着招牌去经商,那样便会失了身份。

明着不行,但暗地里却可以。

比如苏景这种拿干股抽盈利分成的做法,便是暗中经商。

当南洋诸国的粮食,陆续运回到扬州港口之后,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扬州港口,会有多少商人像嗷嗷待哺的幼鸟一样聚集于此,等待着购买这些粮食。

甚至,还有许多海商,也会瞄准这里,想趁着扬州港口的繁华,来做几笔生意。

大明闭关锁国,自郑和下西洋之后便一直开始实行,关于海禁,规定的是:片木不许下海!

一片木头都不许百姓放到海中去,就更别说船只了。

也因为有这样的海禁,所以许多沿海地区靠海为生的人只能纷纷想尽办法,出海去捞金,有的甚至干脆化身海盗……就像郑芝龙这些人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明朝海盗猖獗甚于边患的原因,其实和海禁有非常大的关系。

许多汉人,特别是福建、浙江一带的渔民和海商,因此而化身海盗,经常劫掠……实际上明朝各个时期活跃的海盗,其中大多都是明人、汉人。

关于海禁,苏景也清楚一些。

所以苏景在和柳眉谈好之后,回到家中,见到两位娇妻同睡在一张床上,都已经入梦了,便笑着替她们盖好被子,然后来到书房,连夜赶着写了一道奏章出来。

这道奏章的名字,就叫《上奏条陈靖海三疏》。

什么意思呢?

就是呈上三个可以肃清海盗的计策,或者说是建议。

这三个建议之中,第一条便是主张废除海禁。

但是这第一条,便是有违祖制的建议,若是在嘉靖或者万历年间,这样的建议是提都别想提,因为提了也肯定马上就被内阁给刷下来。

可是现在不同,首先天启朝自魏忠贤得势之后,便成了魏忠贤的一言堂,因为魏忠贤这个人派出异己的手段狠毒,实在是太过厉害,而且天启皇帝也不喜欢管理朝政。

再者,大明王朝在历史长河中行进到了现在,已经很明显的呈现走下坡路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边患、内乱这两个方面。

内忧外患,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央集权困难,皇权虽然依旧高高在上,但实际上对于许多偏远地区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比如一贯实行的海禁,其实早已经在福建和广州等地,已经‘名存实亡’了!

所以,这海禁废与不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顶多,就是让那些海上有一个脱去披在他们身上海盗的那层皮的机会罢了。

苏景在奏折中便如此写道:海贼之中,汉人多如牛毛,何故?盖因朝廷严禁海事,使渔民难以维持生计,故铤而走险也!今若能废除海禁,则于无声无息之中,不废一兵一卒,便使许多渔民海商不事海贼,此诚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举!

这是苏景认为朝廷要废除海禁的理由,这个理由也不是完全没有论证,光靠他一张嘴巴胡说的,因为苏景还列举了许多佐证,比如一些嘉靖年间的剿灭海贼战役记录,其中几个着名的海贼首领,便都是汉人。

然后,苏景又列出郑芝龙依附的颜思齐、李旦等人,他们虽然落海为贼寇,不过却为开拓琉球造福百姓做了许多贡献,因此说明这些海贼并非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其实他们也希望能够依附朝廷。

如果朝廷对待这些人都能像对待郑芝龙一样招安,并且让他们管理海事,那将来大明王朝,便不需要因为海贼猖獗而犯难。

最后,苏景又提出一条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大明的水师,虽然能在澎湖打败荷兰舰队,可是却对于这些海贼无力清剿,而且朝廷每年花费在水师上面的银饷都非常巨大,若是能够废除海禁,采取‘招安巨盗以制倭寇’的策略,便可以让朝廷每年都省下大笔的银饷花销。

这样一道奏章写完了,最后在署名的时候,苏景却犹豫了起来。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先不要署名了,去找朱由检谈一谈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