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455章 秒变迷弟的郑芝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景问得很嚣张:你还要怎样?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还敢动我不成?

李逢节怒目而视,指着苏景怒道:“你!”

“哼!”苏景一挥手,不让他继续说话,说道:“李大人,还是老规矩,我向殿下提出来的,你可以反驳,也可以不赞同。这件事情,也不需要殿下来裁决。只要是你李大人不赞同的,我苏景就不会一意孤行!可是,李大人你也得我一个交待……当然,不止是李大人,在场所有的人,只要是不赞同兴建养济院的,都可以站出来,各自留下反对的署名,那这件事情就算了!”

又是署名!

上一次,苏景要推行新政,就是让李逢节等人署名,实名反对。

不过那一次因为李逢节等人有条件交换,所以事情没有闹大。

这一次,苏景又故技重施,李逢节等人自然不会怀疑,于是当下便有五人站出来署名,其中一个李逢节,还有则是知府衙门的一个主事,是李逢节身边的属官,还有工部两个主事,以及工部侍郎杨全忠。

苏景拿过这些人的署名,说道:“只有有五个人反对,看来还不算太坏……不过你们放心,我苏景说话算话。殿下,这养济院之事,就作罢了!”

“可是……”朱由检却不甘心,说道:“这乃是泽被万民造福苍生的幸事,怎能作罢?”

苏景将李逢节等人的署名收起来,转而言道:“殿下,卑职前来皇宫,乃是有紧急军情要与殿下讨论,无关人等可以走了!”

朱由检便挥挥手,对李逢节等人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李逢节等人退出了殿外。

朱由检连忙抓着苏景的手,急切地问道:“苏景,养济院你真打算放弃了?”

“怎么可能?”苏景摇摇头,笑道:“殿下,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望着苏景的表情,朱由检突然感觉好像有非常严重的阴谋一样……朱由检觉得,这一次李逢节这些人是要倒霉了。

“对了!”苏景在朱由检耳边说道:“麻烦殿下,宣一下卑职的护卫觐见……”

“护卫?”朱由检不解。

苏景道:“此人姓郑……殿下,切记不可声张啊!”

“你是说……是他?”朱由检大惊。

见到苏景点头,朱由检连忙道:“那还等,快……宣!”

一个锦衣卫打扮的人走了进来,看样子三十岁左右,留着大黑胡子,不发沉稳有力,进来之后便双手抱拳施礼,喊道:“郑一官见过信王殿下!”

“你就是郑芝龙?”朱由检询问。

“正是,不过在殿下面前,属下……臣不敢以‘芝龙’自称,殿下还是唤臣一官吧!”郑芝龙一来,就摆出了一个小人的态势,对朱由检毕恭毕敬。

这让朱由检非常高兴,他说道:“你平身吧!”

郑芝龙站了起来,见到苏景对他露出了一个笑容,他点了点头,可是却不敢回敬苏景一个笑容,因为这是当着朱由检的面呢!

相比之下,见到朱由检,郑芝龙可要拘谨多了。

而且郑芝龙现在还有点晕乎乎的,感觉在云里雾里一样。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能得到当今信王殿下的召见!

信王是谁?

那可是皇帝的亲弟弟,先帝的两个儿子之一!

这样的身份,在当时看出来,不止是贵重那么简单。

所谓天潢贵胄,就是有这样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打心底里敬畏、膜拜!

郑芝龙的样子,活脱脱一个见着了偶像的小迷弟,就差两眼冒星星了!

苏景很奇怪,郑芝龙可是海上的一代枭雄,怎么对老朱家的人也这样膜拜呢?

难怪在历史上,后来郑芝龙被朝廷招降,就住在北京不在去南方了,感情这哥们就是一个明朝版的宋江,心里也有一个当官的梦呀!

确实,当官可要比在海上称霸威风得多,虽然不如海上自由,可是在封建社会时代,自由并不是高于一切的。

朱由检立马回了座位,问道:“郑一官,听说你是一路扮作士卒前来南京的,你来南京面见本王,可是有什么要事?”

“有!”郑芝龙立马点头,其实他本来只是找苏景,没想过可以见到朱由检,但是现在见到了,郑芝龙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你有什么要事?”朱由检再次询问。

郑芝龙答道:“臣想让殿下,赋予臣在厦门开海禁之权……”

“原来是这个!”朱由检愣了愣,这件事情他倒是做不了主,便看了一眼苏景,说道:“先前本王曾与苏景联名上疏,奏陈海事,虽然目前皇兄还未批复,不过从目前京中的风向来看,似乎并无反对之声,估计不久之后便会有消息传来。郑一官,你大可放心!”

“臣……不放心!”

郑芝龙可不是地道的明朝官员,他不像别人那样懂得说话的门道,有点直接:“臣想要的,并非是整个大明都开海禁……至少,在福建,臣希望暂时只解除厦门的海禁。”

朱由检一愣,然后问道:“郑一官,你这是何意?”

郑芝龙答道:“福建临海,泉州商人多为海商,这些人势力庞大,极难对付。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殿下,以臣之见,若要强行与这些商人为敌,倒不如与他们为友!只要殿下和朝廷肯配合先接触厦门的海禁,那么臣……便有十足的把握,这些海商都会到厦门来做生意。到那个时候,这些人的生意就都得由臣来分配、调度。”

苏景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对朱由检说道:“殿下,郑大人所言甚是。若要开海禁,当以厦门为首……殿下可莫要忘记了,海上运输线路,厦门可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还有金门!”郑芝龙突然又跪了下来,对朱由检说道:“臣恳请殿下准许臣与泰西国人,交易舰炮、火枪,并且在厦门重组我大明水师!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三年之内,必定驱逐荷兰人,收回金门、光复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