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她并不看好太妃主子拉拢并扶植冷贵妃,主要是冷贵妃的脑子够蠢,这一点,在冷贵妃对待她的嫡亲侄儿——明王世子一事上尤为凸显。
明王世子,明王爷的嫡长子,紫霄老人最宠的关门弟子之一,明珠小公主的小师兄,‘金吾令’的令主,明王府未来的准继承人,这些可都是二皇子问鼎太子宝座的最强大的后援和助力,却硬生生地被冷贵妃辣手摧毁掉了,原因还是冷贵妃眼皮子浅的想要将前明王妃留给亲儿明王世子的天价财富据为己有;再加上跟前明王继妃,也就是现在的明王庶妃几次数番地藐视先皇律令,肆意构陷明王世子,激怒了明王和皇上,也成功地把自己送进了冷宫思过一年。这样脑残的贵妃娘娘,真的能成气候吗?说不得当个傀儡都当不好呢。
王嬷嬷心存百万个、千万个疑虑,奈何太妃主子不知何故铁了心的坚持要扶植冷贵妃和二皇子与皇后娘娘和大皇子争锋对抗,她能怎样?费尽口舌地去规劝太妃主子放弃?怕是到那时太妃主子第一个放弃的就会是她这个忠仆,赏她一个做鬼的机会,让她被莫名其妙的死亡!
想想都可怖,她还是做个唯主子之命是从的奴婢吧,多活几年是几年了。
“本宫给不了太妃娘娘这个薄面”,皇后娘娘拒绝的很干脆,边说边捧过身侧的锦盒,漫不经心的打开,只看了一眼,便再也无法移开目光。
这个锦盒是皇上从荣亲王府回宫后命韩公公亲自送来的,说是送她个惊喜压压惊,她以为皇上又从荣亲王那打劫了什么好物件,哪知道竟然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珠钗、发簪和步摇。
或金或银或玉石雕琢而成,造型新颖独特,雕工精湛细腻,最为难得的是每一件发饰上都镶有不同颜『色』的绝品珍珠,颗颗堪称点睛之笔,这些发饰皆因珍珠而被赋予了鲜活的灵气。
一件、两件、三件……一百零八件,天呐,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锦盒居然容纳了一百零八件发饰,这个锦盒的价值只怕也绝不在这些绝美发饰的价值之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发饰上镶嵌的珍珠,与罚恶玉女夜入皇宫取刀时留下的作为报酬的珍珠一般无二!所以说,这些发饰来自罚恶玉女的赏赐或赠予!
皇后娘娘的脸『色』刹那明媚起来,连带着因贵太妃和太妃带来的阴郁也一扫而空。
“冷贵妃一再藐视先皇律令,皇上罚她在冷宫思过一年已是法外开恩,太妃娘娘想要冷贵妃暂出冷宫前来赴宴,大可前去跟皇上求情,太妃与贵太妃处境相同,赴不赴宴于太妃而言还未可知;本宫虽是后宫之主,却无权更改皇上圣令,更不会劝说皇上做出朝令夕改之事;若太妃娘娘执意要冷贵妃前来赴宴,若太妃娘娘不在乎赴宴之事,那就由太妃娘娘亲自前往冷宫去替换冷贵妃出来好了,待到晚宴结束后,再由冷贵妃去换回太妃娘娘;如此,就算日后有御史参奏皇上不敬先皇,皇上也有理由驳斥,也更能令百官信服我中华国律法、圣令之严、之威”。
能让太妃出面替冷贵妃求情的,唯有老明王一人,想必老明王也为此许下了不少的好处给太妃,她得找个机会跟皇上说说,让皇上给明王爷提个醒儿,让明王爷别一不小心着了他老爹的诡道,损失了大笔财宝不说,最恼的是受了委屈没处说道,还连累着明王世子一起背负罪名、骂名。
说起来也是令人颇为费解,这老明王终日不遗余力地抹黑自己嫡亲的儿子和孙子,究竟为的是哪般?
王嬷嬷也傻眼了,太妃对赴不赴宴倒是真的并不在乎,但是,去冷宫替换冷贵妃前来赴宴一事,相信她的太妃主子一定会是在乎的不能再在乎了。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让她的主子暂缓对冷贵妃进行扶植的谋划,最好是她的主子能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灭掉这个愚蠢的想法。王嬷嬷既忧伤又庆幸的想着。
皇后娘娘当着后宫众妃嫔的面不仅驳斥了贵太妃和太妃的提议,还将围杀玉女的旧事重提,点明贵太妃和太妃能否出席今晚的晚宴全在众玉女殿下的一念之间,唬的张德利和王嬷嬷赶紧磕头请辞,这么重大的消息若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禀自己的主子,等待他和她的将是主子的雷霆之怒,一个闹不好,两人的小命就得交代了。
张德利和王嬷嬷满脸灰败的急匆匆各自回去复旨,一众妃嫔也不敢再巧言策划,皇后娘娘连贵太妃和太妃的面子都给严辞驳回了,更何况是她们这些品级低微的小小妃嫔。
今天,皇后娘娘气场全开,犹似脱胎换骨一般,令人敬畏。之前那个柔弱仁善的皇后娘娘,不管是伪装也好,真『性』情也罢,都将从此一改不复往昔了;依着皇后娘娘此时刻精悍果决的态势,每个妃嫔心中都升起一股极其不安的预感:未来的宫斗生活堪忧啊!
众妃嫔互相望了望,皆低头不语,贵太妃和太妃被皇后娘娘当众下了面子,岂能善罢甘休?说不得,多等上一会儿,两位太妃便会亲自驾临,不知那时,皇后娘娘是否还会如此霸气冲天,若是皇后娘娘被两位太妃联合打压下来,这后宫还会是以前那片多主的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