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一第六十五章 向北出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今年开始,山西省开始使用居民身份证登记和发放工作,这是山西地方发展好战时防『奸』的必须工作。居民身份证是赵天一完全抄袭后世的做法,来保证自己辖区各个安全的重要手段。后续的山西,乃至西北诸省,这是证明你是否为合法公民的唯一凭证,也是你外出寻工、驻店、入学、当兵、分粮、免债、登记等的唯一自身证明。当然,身份证的制作就不是一张公函盖一个张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个硬纸片贴一个照片那么容易伪造;照片是专门的人员照的,而为了印刷身份证的纸张,赵天一甚至使用了水印这一印钞技术。水印,对于熟悉造纸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方法十三世纪意大利人就发现了,所以算不上稀奇,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足够困难了。赵天一印制身份证的工厂只有一个,而且身份证用纸在同样的位置都有一个相同的水印图案,但他规定了不同地区、县市的人身份证水印的大小略有不同,每一个误差在一点五毫米之间。这就很难让不知道其中奥妙的人上圈套,这是赵天一为日本人专门设计的;他知道和日本人的战争一起,日本间谍肯定会大肆进入自己的地盘刺探情报。如果有身份证限制,会适当容易发现一些,就算是日本人也制造出了假的身份证,我们自己可以身份证上面的水印大小和地区对照,判断此人是不是本地人或者日本人。

今年前半年将是山西省和赵天一已经控制地盘所有人口登记造册的时间,一般人当然很容易就能登记,但对于新到山西做生意或者开店的人,不但地方会查,就连各地的暗影系统的人也会查。当然,流民和灾民不在此列。山西省『政府』对民众的宣传是,『政府』以后灾年发放粮食和各种救济,要全凭此证领取,『政府』工厂招收工人也必须有此证方可入厂,小孩生下来要登记要上户口父母也必须出此证,否则不认可是你自己的孩子。反正就是要大家全部登记、照相,到时候再发证。

对『政府』的这个要求,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持愿意的。山西省今年个工厂用工人数达到了空前的七十余万人,加上从〇五年开始,累计用工人数已经突破了两百七十万;七年时间,平均每年新增加用工量近四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各地各种店铺扩大招收的学徒店工。这些人养活着全省近五百万户人家,工厂的利益和他们已经息息相关;得到实惠的老百姓对有身份证和没有身份证当然会计较--因为有证的才能进工厂。

二月十七日凌晨六点多,一〇三旅先头部队骑兵团到达满都拉小镇,找到当地的『政府』官员后接管了小镇的所有防卫;在官员指引下,骑兵团有悄悄的控制了紧靠满都拉镇的贝勒镇。这里是苏尼特左翼旗旗主的驻地,人口约两千余人,大多数为蒙古族,仅有六七家做生意的汉人店铺酒肆,“天记商社”就是其中一家。十点〇几分,一〇三旅大队人马和汽车开抵目的地,随即开始设置军营安排住宿;由于这一带没有像样的高地,部队主力只能扎住在镇送八百米远的也面坡地的下面,在坡顶安置了一个班的机枪哨兵,然后又将骑兵派出四处侦察。

据“天记商社”的伙计提供的消息,几天前,从北面来过一伙十几个人的小马队,在镇子里面绕了一圈后又往北面去了;镇子里面的蒙古人并不是十分喜欢北面的同族人,因为有时候在冬季,北面的人也会过来抢他们的牛羊,所以双方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不过和底层的普通牧民相比,高层的王公贵族们就比较热心,很多部落和盟长都蠢蠢欲动,想效法外蒙古想要“独立”。

这些消息夏末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军中那些做政工的军官们显然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夏旅长现在正忙着命令士兵们在军营周围挖壕沟,并在营地四周修建了几个高一些的土台子和机枪掩体。到这样四面毫无遮掩的地方扎营,敌人又是长与骑马作战的蒙古士兵,不小心怎么行!忙完这些,夏末又马上到电台那里,询问特遣小队有没有消息。特遣小队就是派往东面大兴安岭寻找合适地点的队伍,包括了十五名特种队员,三辆装甲车两辆卡车组成的小队;此时,他们还在行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