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一七四章 憋屈的日本帝国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一七四章 憋屈的日本帝国人

英美两国公使的一番话,不但震惊了袁世凯等中国官员,就连法国和俄国公使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更不要说事前就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一起对袁世凯施压的日本公使日置益了。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也不是他所预料的结果;最后应该是在自己慷慨陈词以后,俄国、英国、美国、法国这几个国家的公使出面附和自己的要求,一起批评中国『政府』的吗?到底在哪里出了错,情况一下子变成了这样!不对,绝对不对!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难道刚才中国人和英美公使做交易了?在我的眼前我怎么就没有发觉呢?日置益满脑子的黑线,整个人的脸因激动和紧张而涨的通红,微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他哪里知道正是他自作主张在内阁要求后面添加了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引起美英不满、进而改变主意的原因。

日置益不清楚自己在哪里出了错,让美英公使不再买他的账,但朱尔典和芮恩施却很清楚日本人这次对他们的不利。拿美国『政府』来说,在对待汉冶萍公司的问题上,日本要全部吞并这个中国现在最大的钢铁厂(因为对外控制的原因,他们还不清楚山西已经有更大的钢铁厂存在),这就多少让美国人不快。因为对这个钢铁厂,之前美国人也曾有心染指;这件事还得从前清说起。

早在一九一〇年八月,清『政府』摄政王载沣派人)考察美国,并与伯利恒钢铁公司秘密谈定了总额为2500万两的兴办实业(钢铁)的借款。第二年十月,伯利恒钢铁公司公司董事长席洼泊与清『政府』正式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规定,在中国将兴办几个钢铁厂,而汉口的汉冶萍公司,是美国投资的重点,且由伯利恒公司承办建造并经营这些工厂。但是这个时候日本人以及入股了汉冶萍公司,日本『政府』出面威胁清『政府』不得与美国人就该公司的一切做交易,最终『逼』迫清『政府』取消了与伯利恒钢铁公司公司的合作。这还不算,后来在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中,日本通过联合俄国,削减和抵制美国银行的加入,最后竟然将英法势力也勾结起来,排斥美国,在借款的五名外国顾问中竟没有美国人。

这种情况有悖美国当初加入银行团的初衷,引起美国『政府』和财团极大不满,而出面促使英法俄和日本『政府』联合起来对抗排挤美国的,正是这个日置益,而芮恩施那个时候只不过是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身边的一个小职员而已。从那时开始,他就对日置益这个日本人充满了戒心,一直到他作为美国驻华公使的现在,也没有解除。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勾起和加深了芮恩施想拦日本人一把的想法,那就是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和美国海军的原因。其实美国人也早想加入中国这个大市场,获得在中国更多的话语权;清『政府』筹办海军事务大臣载洵,就曾经考察过美国。双方还草签过一个合同,想通过贷款在在美国订造海军船舰和大炮,改良及新建兵工厂、海军造船厂等;合同还规定,中国海军学生可进入美国海军学校,并在美国军舰上实习,美国海军军官可来华教练中国海军。 显然,这是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中国海军的计划,签约双方对合同内容都秘而不宣。

由于清『政府』被推翻,合同没有实现。一九一三年秋,美国『政府』又派人来北京活动;经芮恩施介绍会见了当时的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周自齐。周是当初载洵访美时的随员,与海军借款原有密切关系,美方要求袁『政府』承认合同仍然有效。但这种谈判或者会面只进行了两次以后就结束了,美国人最后不辞而别,弄的周自齐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谈的好好的美国人就走了呢?原因还是出在赵天一身上、出在和赵天一合作建立江南造船厂的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身上----因为他们介入并已经和中国人合伙建立造船厂,而且美国海军也有介入。如此情况下美国『政府』自然不愿意和没有钱的袁世凯『政府』打交道,转而和有钱的赵天一做生意,这就是美国资本社会的特点。

时任美国远东司司长的卫理和芮恩施是好朋友,同时也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金钱受益人之一;他积极敦促国务院支持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实现合同,认为这将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进美国在中国的机会和影响,尽管是在和中国的一个地方商人在合作。

有了日本人野心在前,再加上后面这两点因素,芮恩施自然会改变支持日本人的想法。在他看来,中日之间爆发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在华利益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