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二一八章 国家政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二一八章 国家政治

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礼的朱尔典坐回原位,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和失态。不过刚才对方的话也确实让他震惊,比轰炸机还厉害实用的武器装备,这是多么惊人的言论,中国人真的有?放下茶杯,朱尔典已经平和下来,他开口到:“我们当然希望有这么好的武器,可惜的很,赵将军、冯总长,我们大家其实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幻想,至少现在对世界各国来说就是一种幻想。我想就连我们大英帝国都不可能现在就拥有这种武器,所以,赵将军还是考虑一下我之前有关飞机的要求,这毕竟要现实的多”。

朱尔典在说“就连我们大英帝国都不可能现在就拥有这种武器”的时候,心里面动了一下,因为他想到了国内今年五月份已经下台的、前海军大臣丘吉尔下令组建的“陆地战舰委员会”这么一个秘密机构。温斯顿·丘吉尔在任时,曾经接受了英国人e.d.斯文顿的建议,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以形成一种新的作战武器。丘吉尔下令组建了“陆地战舰委员会”,并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可惜他下台以后这项工作的研究进度慢了下来。朱尔典自己就知道国内正在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在今年九月制成了被称为“小游民”的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

这些都是英国人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就连英国军方内部,知道的人也很少;朱尔典不认为中国人能够得到这些情报。这位年轻的参谋总长的话,是一种幻想,或者说试探;最多也就应该是他们开始往这方面在走。想到这里,朱尔典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感到不满。落后的中国人,能够有一次惊人的举动就已经是上帝特别眷顾了,怎么能再一次让世人震惊呢!自己纯属异想天开。

看到朱尔典又回到风波不古的神情,赵天一知道这家伙不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就说到:“公使先生,我们中国人有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务,向总统说明以后,就陪同总长和公使先生一起前往归绥走一趟,让公使先生见识一下这款装备,是不是同我口中说的一样”。说完之后,就拉起段祺瑞的手,两个人往里屋走了,也不管留在屋里发呆的朱尔典。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京『政府』和外蒙代表秘密谈判的事情出现了变故,原本秘密进行的谈判不知怎么回事被俄国人知道了,事后查明是一位亲俄国的蒙古高层王公向俄驻库伦领事告的密。俄国驻库伦领事亚力山大·密勒尔在十一月二十二晚上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了克里姆林宫沙皇,并亲自前去面见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劝说和威胁他不要和北京『政府』建立任何的关系,更不要试图回归中国。

但这个时候的博克多哲布尊丹,好像已经铁了心,虽然因为消息走漏有些紧张,但也没有当面告诉密勒尔,自己的人正在和北京『政府』谈,而是含糊其辞的搪塞了过去,让俄国人一无所获。同样此时的沙俄,军事方面接连吃了败仗,就连往年到了冬季就及其寒冷的低温天气,今年也变得帮助起敌人来,虽然会下雪,但气温却罕见的降不下来。另外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南方的战斗,也没有多少好转;烦恼之下的尼古拉二世将权力基本上都交给了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让这位德国籍的妻子帮助自己解决国事。

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是德国黑森一达姆施塔特大公爵路德维希四世的女儿,她是一个玩弄权术、歇斯底里般的女人。她倔强、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尼古拉二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难怪乎尼古拉二世曾称皇后为“我绝对信任的人”。欧洲皇室历史上都是相互嫁娶的,所以他们的皇帝国王之间基本上都是亲戚,比如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和德皇威廉二世也是表兄弟,而皇帝本人和皇后也是远房表兄妹。

库伦领事亚力山大·密勒尔的电报正好到了皇后的手里,早已经对远东那些不『毛』之地没有多少兴趣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并不像历代贪婪的沙皇那样对遥远而荒芜的远东土地看的那么重要,何况她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在西面而不是东面。所以皇后对这份电报选择了搁置后议,等处理完西面和南面的问题后再来谈这件事。相对于遥远的远东土地,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里夺取黑海海峡、君士坦丁堡和土属亚美尼亚,这些距离眼前最近的看得见的领土,才是最重要的。

莫斯科方面没有回电,让俄国驻库伦领事亚力山大·密勒尔非常焦急,他不清楚尼古拉二世和费奥多萝芙娜皇后是怎么想的。在经过多次电报追问无果后,密勒尔决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事;他首先在十一月二十六日给驻华公使库朋斯齐去了份电报,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他,并将莫斯科的反应也一并说了,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其次,密勒尔还走访了许多蒙古王公高层,劝说和威胁他们不要和北京来往。俄国在蒙古附近的军队基本上都调到西线去了,否则他还准备玩库伦调一支沙皇军队进驻。可惜他的努力效果不是很明显,除了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明确表示自己愿意跟俄国人走之外,其它王公部落都没有什么明确态度,让密勒尔很是不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