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二八〇章 俄国内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二八〇章 俄国内情

另外俄国人不肯花费力气去兴建工厂,生产炮弹、步枪和子弹。一战爆发后,到今年初,俄军的步枪缺口每年在300万支左右,甚至不惜支付重金,向日本买三八式步枪。这种枪并不先进,而且到最后枪没交付,黄金却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俄军军官可随便体罚士兵,军队中等级森严。当官的天天山珍海味加伏特加,当兵的嚼着黑列巴(黑面包)就凉水;上了战场,当官的得时时提防从背后『射』来的仇恨的子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俄军的训练,那简直是浮云;本来就不多的经费经层层盘剥后所剩无几,许多俄军士兵到退役的时候还没放过枪,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

据我们分析,对于俄军的这些积弊,英法后来清楚却并不关心,甚至俄国能不能打赢东线的战争,英法也不关心。它们只希望在法国遭到德国进攻时,俄国像一个大炮弹,一下子扔过去,一声巨响,俄罗斯哪怕粉身碎骨,德国至少也得缺胳膊断腿,能牵制住德国的部分兵力,有这么个效果就行。现在随着战争的深入,损兵折将的俄国人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什么;这也是俄国西线方面军队指挥官阿列克谢·埃弗特上将不准备利用德军力量空虚的机会发动反击的原因。据说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此也采取了默认态度,俄国国内的局势迫使沙皇从战场返回圣彼得堡主持大局;糟糕的形势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因为战争抽调更多农民参军,使得大片农田荒废,疾饿已经在国内蔓延,很多工厂也开始倒闭。另一大城市莫斯科已经出现了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前身)领导鼓动的工人罢工上街游行的现象,虽然只有区区几万人,但这个苗头对沙皇来说却非常不好”。

讲的有些口干舌燥的负责人停顿了一下,吞咽了一下唾沫继续报告,看到正认真听自己报告的老板,他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停下来,准备一口气将报告读完。这份报告的下半部分,可是他们提出的针对俄国的一些行动计划。“据我们的了解,发生在俄国国内的工人罢工游行,其幕后指使人其实并不在俄国国内,而是和来自德国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俄国第二国际有关......”。“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不是叫列宁吗?怎么叫这个名字”?正在听报告的赵天一,听到这里后突然出声打断了负责人的报告。他可不知道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和列宁其实是同一个人,列宁只是前者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一个化名。

暗影的人对这些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无法回答赵天一的问题,反倒对赵天一知道这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感到有些不解。也许是老板从其他渠道获悉的吧!负责人这样想到,随后继续他的报告。“根据我们俄国局的分析,俄国国内可能会发生一场巨变,就像当初我们民国成立时的那样,会有一些兵变发生,而幕后指使,就是这些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人以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等人。届时俄国军队可能无法再参加与德国人的作战,沙皇也许会抛开英法单方面和德国人停战,以首先解决国内的危机” 。

听到这里,赵天一心里面也是感慨颇多,这任何时候聪明人还是有很多,虽然暗影的报告并没有看出沙皇会在这次兵变中送命,俄国开始改天换地。但是能够预见到俄国发生混『乱』,退出一战,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见解了。他开口问到:“这个看法是你们集体研究的意见,还是某一个人的看法”?那人马上立正回答到:“报告老板,是我们集体讨论分析的结果,但有一个人的想法和观点最突出,我们也是按照他的思路进行分析抓点得出大概结论的”。“哦!这个人谁?叫什么名字?在你的组织从事什么工作”?“回老板,此人名叫李春鹏,二十六岁,毕业于瑞士洛桑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精通德语、法语、俄语、英语和瑞士罗曼什语,是一位头脑非常出『色』的年轻人。

他现在在我们欧洲局俄国科担任情报分析员工作,是他首先提出俄国可能产生变故,甚至政权跌更的可能;我们根据他的观点最后得出上述结论的,我个人认为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不过对于政权跌更这件事认为过于夸张。他还建议我们应该和俄国军队的一些高层进行接触,在事件发生后,可以选择『性』地扶持和帮助一位或者几位,以争取我们利益最大化”。

听到这里赵天一不禁暗自叫奇,这个叫李春鹏的情报分析员还真是一个奇才,居然能有这等眼光,而且还精通五国语言,又是洛桑大学毕业生,也不知这个人暗影如何找进去的,看来得好好提拔利用。想到这里,他就又问到:“你们的看法是......”。“报告老板,之前总部曾经制定过一个针对俄国的计划,叫做‘战国七雄’;而且我们已经在四年前派了七位资深情报人员进入了俄国,其代号分别是цn、чy、rhь、rhь чжao вэn、цnhь、xahь,翻译过来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战国名称。我个人觉得一切要视俄国国内的政局变化而定,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行动”。

听了这位负责人的话,赵天一对他的能力非常欣赏,不愧是做暗影工作的人,头脑里面想到的还真够长远。当下点头同意他的看法,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起身离开灵镜胡同返回参谋总部,处理英法购买军火的事情。英国人从山西兵工厂购买的准备已经开始向天津码头集中,主要是一些轻武器;自行火炮、坦克,以及大型轰炸机的事情还在谈判中。在付款方式上,英国人希望以他们把持的中国海关关税来做抵押,或者以庚子赔款的款项做抵押;但赵天一只同意这些用来结算轻武器,自行火炮、坦克和轰炸机,必须要拿真金白银来购买。于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重武器的购买暂时停了下来;法国方面的情况类似,前几天还热火朝天的中国军购案,突然冷了起来。这让袁世凯非常担心,他一来担心惹的英法国家不高兴,二来担心购买军火的那一大笔钱没用了影子,于是让段祺瑞催了好几次。但赵天一似乎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并没有总统和总长想的那么紧张,让袁段二人纳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