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九八章 变味的山贼土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九八章 变味的山贼土匪

众人所在的汪氏宗祠内间房屋,距离汪氏宗祠大门说远不远,但说近绝对也不近,怎么也都有个三五百步,差不多三五十米。这么远的距离,而且还隔着几堵墙,此人就能够听到屋里姚金培并不是很大的说话声,已经让人很是惊讶;在门口所说的话也是中气十足,就像古武小说里面的功夫高手,很有一种江湖味道。可这些听在姚所长等人耳朵里面,加上现在这个局面,还真的很是为自己担心。

犹豫间,门口已经出现了三个人的身影。两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虽然是大冷的冬天,但三人身上的衣服却并不怎么厚实,也很普通,只是三人脚上所穿式样相同的黑『色』皮鞋就很让众人不解,这土匪都富成这样了!中年人年龄大约刚刚三十出头,年轻一点的,就有些太年轻了,估计二十不到。这么年轻的绿林好汉众人不是没有见过,但此年轻土匪长的白白净净,一脸的秀气,虽然身穿一身普通旧衣服,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城里读过书的年轻后生,和“土匪”两个字一点都不沾边。见屋里众人的目光扫完一圈最后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年轻的土匪“匪气”顿生,开口到:“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此话一出,姚金培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起身学江湖上武人抱拳说到:“哪里哪里!今日能够见到张大当家的和两位好汉,姚某人和众位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其他几位见状也赶紧起身,走到姚所长和管荣金身边,给三位好汉让坐,虽然身为警察,是正规武装,但在这些人面前,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为妙。

见屋里众人谦让,两位中年人也不客气,大步走到火炉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只是那个年轻人却没有坐,反而走到两人背后,双手拢与袖中,一言不发。见状姚所长对汪家老爷子说到:“送三杯热茶上来”,然后自己也赶忙坐下对两位中年人笑到:“赎姚某眼拙,哪一位才是张大当家的”?对面两人相视一笑,一位下颚略有胡须的开口到:“我就是张大山,好叫姚所长劳动”。

听完此话,加上先前门口的一番话,姚金培觉得现在的土匪是不是都这么的有文化有修养,说话全部都是客客气气文文绉绉的,哪里有土匪那种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模样。对方如此说话,让姚所长心下大安,也就放心和对方交谈起来。

就在大别山腹地的土匪大头子张大山和安徽潜山县警察所长会面商谈时,差不多的时间里,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的修水县万寿宫内,也进行着一次别开生面的会面会。会面的一方是修水县知事(县长)陈树华、县警察所所长韩浚等一行大大小小十数人,都穿的整整齐齐,背后的墙壁上也挂着国民『政府』的旗帜。而会面的另外一方,形象上就要差一些;不但穿着形形*,衣服也是新旧都有,只是和他们的同行相比,要干净很多。这批人,和潜山县的张大山一样,也是混江湖道上的人,说白了也就是官府眼中的土匪响马。

修水县原名义宁县,三年前(1914年)才改名为修水县,因境内修河得名。这里自古就出名人,和苏轼齐名的黄庭坚,就是此处人;近代义宁武德镇桃坪村桃里陈氏“一门三杰”(后世称为‘一门五杰’,只因此时只有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三人出名,故称‘一门三杰’)蜚声海内外,在江西更是有名,代表着一个可以把义宁县把九江地区甚至可以把江西写大的文化世家。这一任的修水县长陈树华,就是陈氏家族中人,故而在与这些土匪强盗会面打交道时,也要名正言顺,带上自己的主要手下一起出席会面,不会理睬外界甚至上司对自己的误解或者陷害。

修水县在国史书上有“上望之称”,地处罗霄山脉之幕阜山与九岭山山脉之间,地理以多山且山大为主,所以多占山为王的土匪山贼也不奇怪。原来修水境内也有大小七八股山贼,只是几年之后,就演变成一股,其他的几股要么被窝里斗灭掉,要么撤出了这里到其他地头混。最后最大的那一股莫名其妙的就占据了修水武德镇(现在的山口镇),控制了武德镇山口老街。该老街南北走向,全长将近三华里,是一片规模很大的集市,明清时期就已经有名;街道两旁是砖木结构的店铺,临街的一面都是杉树木板做的木板门,街上昌南货店、祥南广杂、好古斋等一家又一家的老字号随处可见。

也正是因为被土匪控制了这个号地方,『逼』迫修水县『政府』放下面子来谈判。也不是他们不想夺夺回这个风水宝地,主要是怕土匪发起狠来一把火把这里烧掉,毁掉修水县境内最大的明清老街,两败俱伤之后吃亏的还是修水县、武德镇本地人以及来自各地的客商。本镇桃里陈氏出身的县长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发生,就主动找土匪联络,商议收编诏安一事;好在土匪们并没有拒绝,这才有上面的会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