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二一章 勇敢的高卢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二一章 勇敢的高卢鸡

在炮兵通宵进行弹幕『射』击期间 ,法军预备集团军四十多个师数十万部队向前移动 。尽管冻雨刺骨 ,士兵们仍感到一种新的力量 :对巨大的(火炮『射』击带来的)武力炫耀感到的敬畏 。凌晨时分前,当出发的哨子吹响时 ,进攻的法军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开始攀登壕内的梯子,登上战壕顶部 ,尼韦尔将军大肆渲染的进攻开始了 !

尽管尼韦尔将军为这次的主动进攻准备了数量庞大的大炮和弹『药』(1700门火炮和1100万发炮弹 ),但这样密集的火力散布在将近五十公里的战线上 ,打击力度却不是他想的那样强悍和有效 。而且,法国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天气的原因(雨雪导致地面湿滑),火炮徐进弹幕推进速度快过了法军士兵的前进速度 。排成密集队形缓慢推进的法国步兵阵型,在失去炮火的掩护之后,法国士兵开始了尼韦尔将军“用精神意志战胜身体”的时刻 。

在法国炮弹轰击不到的地方 ,带刺铁丝网仍旧执行着阻拦任务 ,德国人迅速燃起火焰照亮了战场四周 ;在黄『色』的火光笼罩下 ,进攻的法军士兵成群地被德军火炮和机枪火力击倒 。法军士兵不能绕过防守严密的战术据点进攻后方的德军阵地 ,只得倒伏在灌满泥浆的弹坑里 ,被动的承受德军炮弹和机枪子弹对他们的倾泻。

到上午七点 ,尼韦尔指挥部里,各参谋人员的时间表已『乱』成一团 ;法军各攻击部队以团为单位,按照预定时间,每隔一阵子就进入进攻堑壕 ,但由于前面的部队步履蹒跚 ,甚至被炮火击退回来 ,那些在后面堑壕里的人无法前进 ,而跟上来的人又撞到了他们身上 。法军指挥部里 ,参谋人员还没看清前线法军已陷入绝境,还在按照事前计划调兵遣将。在他们认为(包括尼韦尔本人):东线德军最快也需要半个月时间到达西线战场,自己对面的德军只有九个师而已,自己四十多个师打对方九个师,靠人淹也能把对方淹死。

实际情况却是,由于日本远征军的不作为,加上俄国内『乱』,德军指挥部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回圣彼得堡之前,就已经在德军东线参谋长马克斯·霍夫曼将军的建议下,调动东线德军西援了。二十几个师的德军秘密西调入法国战场;这只是第一步,随后的二十几个师在三月十五日也已经西调。这一切,尼韦尔将军和他的指挥班子都一无所知,包括英军在内也不知晓。中国远征军指挥部也是在德军西调两个星期后,才由东线暗影那里获悉此情报,法国人的进攻,已经开始。考虑再三的张自忠,最终没有把这份重要的情报交给尼韦尔,只交代自己的部队,将之前一直隐藏的120口径迫击炮取出来,并告诉下属,准备打一场硬仗!

法国人原来的计划是 ,预备集团军群四十四个师将大大胜过对手的九个师 ,指挥部所以上上下下非常轻松。上午前线传回来的不利战况,也只让他们认为德国人是垂死挣扎,其实不知道前线法军已经出现转机,他们面对的不只有九个德军师,而是惊人的三十四个师!已经有二十八个德军师从东线到达西线,其中的二十个,就投放在了莫龙维利耶和苏瓦松 -克拉奥讷一线,法军兵力上已经不占太大优势了。

时间到了十八日中午 ,由于雨雪下得很密 ,使目视 、通讯和空中观察受阻 ,法国炮手看不到他们的前进部队,双方飞机根本无法在这种天气起飞,只能靠地面观察指挥战斗。这种情况下,法军前线负责指挥的炮兵指挥官法比安·巴特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情报混淆,炮兵指挥官以为后续经过的士兵们还没有离开堑壕 ,就下令把掩护弹幕拉回到出发点 ,并把数以吨计的炮弹向前进中的自己部队士兵倾泻。仅此一轮炮击,法军就损失了约一千名士兵;前进中的队伍阵型因此也被打『乱』打断,给了对面德军可乘之机--他们稳住了自己的阵地,虽然只是战场上的一小块地段阵地。

借助这一小块阵地,德军将自己的火炮拉了上来,然后就是一顿突然且猛烈的火炮轰击,对面的法军更加的『乱』了,而德军后续跟上的部队利用这个缺口和敌人混『乱』之际,发起了猛烈的反冲锋。这一次冲锋的部队,是来自东线的奥斯卡·冯·胡蒂尔将军指挥的德军第八集团军所属第二十一军部队。第八集团军有五个军二十七个师,最先到达战场的只有十九、二十一两个军所属的六个师。就这六个师,利用战场上好不容易得来的小块稳定阵地,开始了向法军的反击,并在一定地点是形成了兵力优势。

德国人这一突然的作战方式,让前线主动冲锋进攻的法军措不及防,不知道是该防守还是进攻。之前大半天的战斗,可都是法军攻击德军防守的,现在这么突然变得德国人也主动进攻起来了;自己的下令就地防守呢,还是继续进攻?前线法军指挥官稍一犹豫,机会就消失不见了。德军十九军第五十六、二十一军六十二、一一九等三个师,已经冲杀到了不知进退原地等待命令的法军跟前,战场形势出现逆转,法军以这一点为开始,逐渐出现了停止进攻进入防守的阶段。而这个命令,不是来自上面的法军最高指挥部,而是战场上军官们自发的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