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三一章 尼古拉二世的黄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三一章 尼古拉二世的黄金

能够阻止俄国做是皇帝,尼古拉二世也不笨,还是有些想法的。在莫吉廖夫前线大本营指挥俄军作战的时候,圣彼得堡的游行和叛『乱』他顾不上,但是对存放在各大银行以及冬宫皇室里面的大量黄金珠宝,却非常的在意和关心。早在一九一六年圣彼得堡十万工人罢工纪念“流血星期日”那一天开始,尼古拉二世就开始了他黄金的秘密转移。当初的想法并不复杂,只是想将这些贵重东西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而已;不过他隐秘的行动骗过了自己人却没有骗过早解救对此关心的暗影。

这是一个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或者说是被提前了的事情;赵一天的出现,终于让这个时空一些事情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变得不一样了。同样的,执行这个任务的人不是后世的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现在还只是俄黑海舰队司令),而是圣彼得堡军区司令官哈巴洛夫将军。按照沙皇的手令,哈巴洛夫从一六年下半年就开始了这些黄金的转移。依靠西伯利亚铁路,利用返回远东的大量空火车车厢,哈巴洛夫将存放在几家大银行的一千三百吨黄金用了五个月时间送到了东面的喀山省首府喀山;而存放在冬宫的近三百吨,到一七年二月,只运出了一百八十余吨,剩下的因为革命的爆发而被迫停止。

喀山省是沙俄最早的八个省之一,其范围包括了今日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和马里埃尔共和国等,喀山则是其首府所在地。地处伏尔加河中游,水路运输极为方便,通过伏尔加河可以连接里海,可以直达里海周边的大城镇;里海最南边就是英国人控制的伊朗,到了那里一切都安全了。同样,如果不走里海,他们还可以经伏尔加河进入顿河运河,就可以到达亚速海,同样可以经海黑到地中海去。另外,如果水路走不成,又有横贯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出走,所以这里成为尼古拉二世黄金中转的第一大站。从圣彼得堡银行以及冬宫运出的黄金珠宝,有百分之七十存放在喀山城的克里姆林宫之内的圣母领报大教堂的地下室里面,余下的少量黄金则存放在距离喀山一百七十公里的另外一座伏尔加河边小镇辛比尔斯克。

辛比尔斯克小城是沙俄辛比尔斯克省的首府,辛比尔斯克省括了今日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和萨马拉州伏尔加河以西的部分、莫尔多瓦共和国东部和楚瓦什共和国的南部。小城位于喀山南部、伏尔加河西岸,也是一个水陆交通都比较便利的地方。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黄金珠宝,就存放在城内距离伏尔加河码头约一点四公里的救世主大教堂、小教和东正教教堂里面,看来哈巴洛夫还是以水路为主要运送手段的。

两地一共存放了沙俄一千六百吨黄金中的近一千五百吨,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珠宝。历史上高尔察克在一九一八年底只运出来了大约六百吨黄金,分别隐藏在以喀山为主的几个邻近的城镇里面,以方便他转移;因为,围绕伏尔加河的城镇,运输条件确实便利。

到一九一七年三月初黄金运送完成的时刻,暗影掌握了哈巴洛夫及其手下百分之九十的资料,剩下百分之十的,靠简单的分析就能够窥得全貌。在哈巴洛夫的某些运金行动中,暗影的人为了保证事件的隐秘『性』以及(黄金运输的)完整『性』,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亲自参与到这些行动中去,只不过哈巴洛夫的人茫然不知而已。比如暗影的人,就解决掉了最少两批日本人在暗中的窥视,尽管窥视的日本特工被干掉了,但获悉从报告的赵一天有理由相信日本人也盯上了这批黄金。

对于钱财的贪婪和欲望,让大祸民族的人在这方面的敏感『性』比一般人都要强。明石元二郎在俄国差不多十年时间(中间有一段在中国活动的短暂时间)活动,对俄国社会情况的掌握,绝对不比暗影的人差。暗影只不过仗着能够从赵一天这里获得许多“未来”信息资料,这才堪堪走在了明石元二郎前面;不过明石这家伙,凭借自己在俄国的经验,硬是打探到了这批黄金的事情,也开始布置自己的手下盯梢。被暗影干掉几批人之后,明石元二郎在一段时间曾失去了对这批黄金去向的掌握,不过最后靠着他对俄国情况的无比熟悉,通过许多渠道在伏尔加河(中)下游的辛比尔斯克省境内还是盯上了这批货。

最后,追踪的日本特工也发现了黄金落脚点在辛比尔斯克小城几座教堂,赶紧将情况上报明石。而明石在让自己人紧盯这里的同时,也将情况报告回国内,于是,远征军司令官秋山好古大将就有了“日本远征军会视俄国情况决定是否会出兵协助稳定局势”这一番说明了,说白了也就是为日本调动军队寻找一个体面合适的借口而已。不过日本远征军远在西面的乌克兰基辅一带,距离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小城少说也有一千两百公里路程;想要从基辅赶到这里,至少需要二十天以上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