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那天,一众孝子贤孙个个一身素衣,刚刚于灵棚前起身,按本地风俗浩浩荡荡起身给正大吃猪肉炖白菜的十八个抬灵大汉磕过三遍头,此谓之谢杠。山东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乡,于人生大事上自然丝毫马虎不得!大理事一声高亢悠长的“孝子起”音犹未落,忽然门外三声鼓响,此时来唁客?虽然各个满心疑惑也连忙按顺序跪好,灵前瞬间响起一片哀声,此谓之迎客,哭声情真意切,凄惨愁苦,无不令听者落泪,闻者哀伤。
唁客进门,按规矩磕头敬香礼毕,孝子们回礼起身,才发现来者一身中山装干净利落,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斯斯文文,面生的很!寒暄一番才知道原来是曾祖昔年省长把兄之幼子,说起来意,言道实乃其父近日愈发思念旧友,此次前来,本想接了老先生去京小住,圆了老人一个团圆的心愿,不想偏遇此等大事!唏嘘不已。
宽慰了众人一番后来者被请至贵客席落座,又安排了德高望重之人陪同。交谈中说起章老三家新得了一对闺女,遂惊喜莫名,起身言道:“可否冒昧请求见上一见?”几个陪客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最后商议之下,征询了主家意见将俩娃儿抱出。一见之下更是大喜不已,这才说起自身往事。
原来其婚后多年未育,如今眼见已过不惑之年,愈觉得膝下空空荡荡,无奈之下去年病急乱投医,悄悄找了卦师推算,卦师言说须得抱养一个天生凤眼之双生女孩儿才可破解,且缘分不久即将到来。如今见到惜冰惜雪,直言果然灵验!果然灵验!
就此便留了下来。待到曾祖入葬之后,便向章家提出能否答应收养一个孩子?又言之凿凿保证必定当做亲生养育!章家众人商量半日,都认为现如今日子好过多了,养孩子活命完全没有问题,自家骨肉便断没有随便送人的道理!还是放在自己跟前更安心一些。来者听了也只得静默半晌,叹息一声:“终究是缘浅了一点啊,愿意退而求其次收她们两人为义女,当作亲戚走动,万望再不可推辞。”众人自然应下。
就此无奈告辞,临走时又留下一笔钱财一封书信,上书一处住址和一个电话,落款赫然写着宋建华。再三嘱咐待到孩子长大一定要供她们读书后惋惜离去。
一个月以后,小城的大喇叭开始天天广播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即日起实行全部土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每家每户按人口均分……!简而言之,要分地了!从此要结束吃大锅饭了!小城顷刻沸腾了,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以后要有好日子过了!
章家院子也是一片喜气,倒是冲淡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哀伤。这天一家人正吃晚饭,大哥不容置疑的开口道:“明儿个老二休息,咱们全家开个会,要变了,咱们也定一下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对,咱们也制定个发展计划,就擎等着过好日子吧!”老二兴致勃勃地一挥手总结道。老三刚拿起一个散发着槐花香味儿的杂面馒头,咬一口,感觉甜丝丝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心里忍不住对大嫂的手艺赞叹不已,忙不迭答应“俺同意,俺同意,为了孩子们俺也得好好干!”就此定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