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二人森林 > 第73章 肉夹馍和香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弦认真看着,上手试了试,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何田在一旁观察,再仔细指点他。

砍木头总比编织草鞋要容易得多,易弦掌握了这项新技能后,两人一起,到了下午两三点,把一棵圆木都劈成了木板。

木板是沿着木材纵向纤维裂开的,上面是一条条纵深的木质长纹,横放在桥面上,还能起上增强摩擦的作用。

他们又花了一的时间,把桥上所有竹板都替换成了木板。

藤桥也修好了。

何田的to do list里面又可以划掉一项了。

藤桥刚修好,又下了一场雨。

这场雨绵绵地下了两。

晴之后,又冷了一些。

何田和易弦再出门时,就得穿上厚衣服了。

人冷可以穿衣服,鸭子兔子冷了可没衣服穿。只能每晚上给它们的窝里多放些干草。

幸存的那三只鳖就省事得多,它们分别在石头圈里挖了洞,一个接一个躲进洞里冬眠了。

麦平时每早上都会跑去霸王坑趴在石墙上看霸王的,一早上找不到它们了,还急得汪汪剑

再划着船,带着大米麦去河道支流的湿地,风景也不一样了。

绿莹莹的草现在变成了黄绿色,有些根部还是绿的,叶子已经枯黄,有些正相反,根已经变成土黄色,和下面的泥土沙子浑然一体,叶子尖还存着夏最后一点绿意。

这时的野草已经没有夏时那么多汁甜美了,大米游上岸之后,就在草间寻找更好吃的东西——野米,燕麦,还有其他草的果实。

就和春带着大米到林中里寻找野菜一样,今何田他们带上它,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可怜的大米找到一片野生的燕麦,还没嚼上几口,就被无情的主人轰走。

何田指给易弦看,“看,燕麦的谷粒,像不像燕子尾巴?”

还没脱壳的燕麦谷粒是青色的,底部分出像燕尾的叉。

燕麦和米、水稻、麦子一样是出穗的,但是一根穗子上只有几排谷粒,每排上面只有五六粒谷粒。

何田可不管这些,反正是野生的,不用她照看,白捡的。

大米找到一大片燕麦,她喜滋滋地把它轰走,和易弦腰上都栓上篮子,把穗子抽出来放进篮子里。

野米虽然叫米,但其实是一种草,但是长得和脱壳抛光过的大米很像,不过颗粒细长,是黑褐色。它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脱壳碾压之类的处理,直接就能吃了。

野米很难煮,要提前泡一夜才行,煮好的野米会从中间裂开,露出白色的瓤,吃起来有点像个坚果,外皮坚韧有嚼劲,内心柔软。

因为和野米一起煮的谷物会被它染上深紫色或是红褐色,何田很喜欢用野米做饭团。

有了大米这个向导,何田和易弦省了很多事,不用费力寻找野米和燕麦,只要收割就行了。

燕麦易弦是知道的,他们那里有专门种植燕麦的田地,但不是给人吃的,是当马草的。

没想到给马吃的燕麦,碾压烘烤之后加入他们平时吃的面包,面饼,还有粥饭中,还挺好吃的。

忙了一整,到了傍晚,燕麦和野米各自装满了一布袋,易弦掂量着,可能各有两三公斤重。

除了燕麦和野米,他们还跟着大米采集了另外几种野草的草籽。何田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五谷不分的易弦就更不用了,一种脱壳后是圆圆的白色谷粒,另一种是长圆形,一端有个浅黄色的圆点。

这两种平时倒是吃过,前一种煮粥吃,咬起来还挺有嚼劲,后一种何田曾包进粽子里,糯糯甜甜的。

回到家,何田把大米领进窝棚,摸摸它的头,又从布袋子里抓了一把燕麦穗子放进大米的食槽。

这时晚霞漫,其实还不到六点,空却已经是灰蓝色的了。

趁着还有些光亮,何田跟易弦去了熏肉的屋,摘下一串香肠,拿回屋子里。

肠衣一做好,还挂在竹竿上晾着,易弦就嚷嚷要趁着猪肉还新鲜做香肠了。

当然,他只能描述香肠的外观和味道,并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他和何田讨论推敲一番后,先选了些肥瘦相间的肉剁成肉馅,再加上盐糖酱油之类的调料。易弦把手指探进肉馅里,再放进嘴巴尝尝,“可惜没有酒。好像还少了些味道。”

何田想了想,打开蜜渍梅子的罐子,倒了些酸甜的汁水进去,“先胡乱做吧。不要一次把肠衣用完,这一批做出来之后我们再调味。或者到山下买点酒。”

易弦搅好馅儿,何田让他把肉馅放在地窖里,过了一一夜再拿出来,肉馅儿变成了一种暗红色,闻起来很香,但是和他记忆中的,还是差零儿什么。

易弦又出主意,“要不,再倒进去点玫瑰酱的汁进去?我从前吃的腊肠都是红红的。”

何田抓抓脸,“那就再加点儿吧。不过,你过去吃的香肠,没准是色素呢。”

易弦觉得何田是舍不得她的玫瑰酱,“跟你保证,这香肠做好之后绝对好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