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好,三小姐好,”他看了看董婶和安锫,用食指点了点额头,说道:“这两位想必就是夫人从洛阳带回来的客人,董夫人和她女儿吧。”
杨姨回道:“正是!先生好眼力。”先生?原来他不是郭府的少爷。
董婶问道:“这位是…”
他儒雅地作揖道:“在下姓宗名研,字尔读。”
杨姨开朗地说道:“他是我们府上的门客,是一位说书先生,他知道的故事不止有趣,还多,没有他不知道的。”
“夫人太抬举我了。”
“才没呢。”杨姨拍了一下手,激动地说道:“小鲤鱼,你要不要考考他?或许他不知道你们南方的故事。”
那位宗研笑了笑:“夫人,你这是在挑战我的能力。”
杨姨孩子气地说道:“不行吗?小鲤鱼,快出题吧。”
董婶谦虚道:“还是让安锫出吧,她比我见识广。”
安锫还是喜欢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反正这是唐朝,三国是东汉末年,已经发生过了。“那就请先生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吧。”
“诸葛亮?”秀妹很困惑地问道:“不应该是孙权吗?”怎么会是孙权呢,安锫一头雾水。
杨姨笑道:“秀妹,看见了吗?在金陵能听到的故事就是和我们这儿的不一样,这次一定能难倒先生。”
那宗研眯起了他那双黑眼睛,看着安锫,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笑容,使得她感到一身寒。如果要形容,应该说这微笑有点像《爱丽丝奇境记》里的柴郡猫的露齿笑。
他的手划过他额头,摸了摸头发,然后说道:“不瞒各位,我还真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他得意洋洋地说:“就让我给你们好好道来,话说…”
**
故事讲完了,杨姨拍手叫好。“这可比孙权借箭精彩多了,我替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
秀妹同意道:“就是!安锫妹妹,你说呢?能跟你听过的比吗?”
“真的很好。”安锫不得不承认这位说书先生很有本事。就连她这个读过书,看过几部连续剧和动漫的人,都觉得他说得有声有色。
“谢谢先生的故事,看来还真难不倒你。”杨姨说道:“走吧,小鲤鱼,我们还没参观完呢。”她们两个起身走了起来。
安锫正要和秀妹一起跟上时,那宗研说道:“三小姐,我之前在大堂看见张老爷了。”
“可是父亲明天才回来啊。”秀妹又急又兴奋地继续问道:“哥哥和意哥呢?有没有叫张叔等我呢?算了,我自己去看看。”她松开了安锫的手说道:“安锫妹妹,我有事,不陪你们了。”说完,她就像风一样跑了。
杨姨笑着解释道:“那是她未来的岳父,所以她才会如此。”
“夫人,”那宗研又说道,“不知我能否和安锫姑娘借一步说话?我对她在金陵听到过的故事很好奇,想探讨一二。”她们见安锫没有反对,就悠哉地走了。
安锫问道:“那宗先生想探讨什么?”
他又露出之前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脸。“我想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叫《红楼梦》的故事?这故事里的林黛玉跟你很像,要不要我说给你听?”
“免了。”她心情不悦,真不知道这位宗先生是在损她还是夸她。“我可不像她那么体弱——”《红楼梦》不是明朝的故事吗?唐宋元明清,莫非她不在唐朝,而是明朝?
“如我所料!”他举起手,食指和中指如同一把枪一样指着她,严肃地说道:“你没有时空监管总署的注册。快说你是谁,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不然我立刻让你人间蒸发!”
*
------题外话------
虽说这本是《王后小卒》的续集,可是故意把这两本书分开就是因为这第二本的情节比较独立,更有趣,风格也有些变化。不需要刻意去看前一部也可以看这部,重要角色在这本书中会重新介绍的。
当然想看第一本的,可以在这网站上搜索名字,只是我不希望由于第一本的慢节奏导致读者放弃这本里的故事。
已经看过第一本的朋友们也没有浪费时间,你们知道“那晚”的真相,而且日后会有很多彩蛋。
*
如无意外一两天一更。一天一更太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