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帝婿 > 第1243章 斗胆陈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不悦道:“朕让你说就说,你怕什么?说错了朕也恕你无罪!”

余长宁心知自己推搪不过,思忖半响,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双目陡然一亮,平静清晰地说道:“陛下,储君之选事关江山社稷延绵,故此因多作思量考虑,晋王和吴王都是当之无愧的人中之龙,孰优孰劣实在不好进行评判,以微臣浅薄之见,晋王仁厚善良虚心纳谏,他日若能为君,必定可以守住贞观盛世的伟业,而吴王英姿勃发胸怀天下,他若能为君,必定可以文治武功延续盛世。”

余长宁说了很多,却等于什么都没说,李世民微微皱起了眉头,冷哼道:“余卿,你可不得偷奸耍滑啊!”

余长宁淡淡一笑,壮着胆子将最后那句关键的话道了出来:“不过臣觉得,晋王殿下比起吴王殿下,似乎更具有人情味,也更能团结宗室皇亲。”

李世民愣了愣,整个人竟是如遭雷噬,以往想不通的诸多关键似乎被这一句话一扫而空了。

李恪雄才大略颇像自己,然而唯有一点令李世民很是担忧,那就是为人为事过于刻薄寡义,李治比起李恪来尽管逊色不少,然为人忠厚老实,倘若他大行之后李恪成为皇帝,不用问一定会大肆对付以前反对自己成为太子的一些朝臣,如房玄龄、长孙无忌、余长宁等等,政局必定会产生动荡,而且李治也肯定难逃厄运,说不定还会有性命之危。倘若李治成为皇帝,以他宽松厚道的个性,最多只会将李恪贬谪外放,绝对不会残害其性命。

立李治对于局势的稳定的确非常有利,也可以令诸皇子得以平安留存。想及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的血腥场景,李世民浑身一个激灵,对着余长宁微笑道:“好,朕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