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女商枭 > 第141章 琥珀光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容冲怔怔地看着林若,眸色里重新燃起了光华:“如此说来,你真的有办法?”

“不过是借先人之谋,以轻重之术挫北契的生计,”林若点了点头,“但求尽力一试,不过有些冒险。所以,我要等黎大哥的回音,再和君阳哥哥一起商议后才能决定。”

“轻重之术?春秋名相管夷吾的轻重之术?”慕容冲略微吃惊,“你居然还熟读《管子》?”

迎上慕容冲惊疑的目光,林若倒是怡然:“天下商人大多推崇陶朱公,殊不知管夷吾才是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助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后,功成身退,经商为财;管夷吾辅佐公子小白称霸诸侯,济弱扶倾,胸怀大义。如此一比,这‘千古第一相’的典籍,我怎么可能错过?”

慕容冲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地聆听林若的高见。

“管夷吾能在千年以前就提出‘物轻币重,物重币轻’的想法,实在厉害。只可惜,这么重要的观点,却少有人能参透,实在让人心寒。不过,也不怪后世子孙不肖,重农轻商久了,总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文墨的都去赶考走仕途,余下的一些少有文墨却头脑精明的人成了商人。家有万贯之财,便又生了让子孙入仕的想法,只是科举八股,考的多是四书五经,治世谋略。虽有学子会对《管子》八十五篇有所涉猎,但最多只会细读其中的《治国》、《牧民》、《形势》几篇,至于《轻重》,早已无人问津了。殊不知,这才是管子学术中最精髓的篇幅,也是最精粹的富国强国之道。”

仔细揣摩林若的另辟蹊径,慕容冲附和地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管相经世之才,世所罕见。无论是兵法、谋略、治国、政法,纵观古今,都难以找出一个可堪与他匹敌的对手。不过……这《轻重》篇,我也不曾仔细研读过。”

“文臣治国,熟读四书五经治世良方,武将守土,勤研兵法谋略运筹帷幄。个个都指天誓日地为国尽忠,为民请命,当然视金钱如粪土,怎么会去看轻重之术?可惜,可叹,”林若一副早已了然的模样,惋惜地摇了摇头,“这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只能被冷落蒙尘,无人问津了。”

作为经历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顾梦瑶来说,管子的轻重之术可以说是最早运用经济手段,以物价作为武器,使一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崩溃,然后再将其纳入己方中。

她只在文字里见识过经济手段的威力,只在新闻中听闻过货币贬值后的恐怖景象。但当她自己真正小有领悟,并在风花雪,以轻重之术精心策划了两场花魁竞价之后,更是对管夷吾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场,把林家推上了汴安首富,聚集了无数财富;而第二场,则是把汴安附近、乃至大半个东鲁的粮市掌握到了林家的手中。这第三次筹谋,虽然对慕容冲说时谦虚了些,但她至少有七成的把握。

慕容冲被她的一阵惋惜勾起了兴致,遂问道:“那你倒是说说,这轻重之术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难不成,北境这三十万的驻军都可以撤了?”

“我可没这么说。四哥可不能曲解我的意思,”林若委屈地扁了扁嘴,“管相助齐小白登上春秋首霸,除了轻重之术,还有千乘之军呢。”

“齐小白?”

慕容冲对于林若给齐桓公小白取的别号忍俊不禁,齐桓公分明是姓姜,齐为国名。但见林若对自己打断有些不悦,嘴角一勾,示意林若继续往下说。

“《管子·轻重》篇中,记录了管相运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击垮敌国民生,是以达到帮齐小白登上霸主之位,其中最出名的买鹿之计、衡山之谋、阴里之谋、青茅之谋、鲁绨之计。不过,这些计谋,在本质上说大同小异。”目光瞥见慕容冲惬意地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边呷边听她解说,不由得玩心一起,“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么这轻重术,一言以蔽之,也只有三个字。”

“哪三个字?”

“够、有、钱!”

慕容冲刚喝入口中的一口水一下子喷了出来,呛声咳嗽着,好久都缓不过来。

林若坏笑着帮他拍着背顺气,故作心疼地说道:“四哥怎么这么不小心?”

慕容冲咳得面色发红,明知林若使坏,却被呛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好不容易缓过来,眸色复杂地盯着林若,看着她一本正经的神色,问道:

“你确定……这是轻重术的精髓?”

林若点了点头:“当然了。所谓的轻与重,指的便是物与币相较而言的。‘物重币轻,物轻币重。’钱币轻,所买到的东西少了,物就比钱来得值钱;反之亦然。比如鲁绨之计,管相鼓动齐小白只着鲁绨,引得齐国上下争相效仿,将鲁绨的价格哄抬了数十数百倍之多,引得鲁人竞相弃耕植桑。等鲁国桑树遍地之时,齐小白却下令与鲁国断交,举国上下不许再穿鲁绨。鲁国大乱,伐桑种粮,为时已晚。粮价翻了十倍不止,却仍是饿殍遍野。不费一兵一卒,却让一国俯首称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