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长女复难为 > 第124章 回长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孙全绪本就重伤未愈,一口血到了心头,骤然听到副将的话,活生生呕了出来,吐出一口黑血,“她——”

长孙全绪突然呕血,吓到了副将,上前扶住他,吓得厉害,“将军,将军!”

她这回又去了哪里?

乐山没来得及赶往汾州,京中密诏已下,卸郭子仪兵马大元帅一职,调往肃山修建皇陵。

消息传遍中原,彼时正在用午膳,听得如此噩耗,裴泛这般话少的人,气的也砸烂了桌子。

乐山怅叹了口气,皇帝太糊涂,边关战事不利,还枉信奸臣,与大将离间。

这样下去,盛世之景,早晚守不住。

乐山与裴泛说,“大唐盛世已去,恐要复前朝靖康乱世,长此以往,家国难在。我便不陪你去汾州了,这便去肃山,就此告别,珍重。”

“珍重。”

乐山只是做猜想,万万没想到,被她一语中的。

广德元年,天气越发寒冷,乐山在归程的途中,再一次听到噩耗,奉天被沦陷了,敌军已发往长安,欲进中都。

初闻得这个消息,乐山面色惧惊,“怎么可能,奉天不是还有长孙全绪吗?”

在咸阳的京郊,乐山遇到了浑瑊零散的旧部,再遇浑瑊,乐山大吃一惊,“浑将军,何至于此啊!”

原来敌军早有设防,知郭子仪被发往肃山,调离了长安,便火攻进军,三日不到的功夫,奉天就沦陷了。

家国面前,生死难当,“长孙全绪呢?”

“长孙将军,自奉天一别,如今才知他那日一病倒下,到今日却还没醒呢。”

什么?!

广德元年十一月,天空开始飘雪。

大雪封路,乐山还堵在回京的路上,长孙全绪未醒,众军一路逼退,骤然又听得噩耗,长安沦陷了!

长安沦陷,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京中瞬间被占领。

无穷无尽的白雪,伸出的手,冻得握不住长枪,乐山站在悬崖边,遥望家河山脉,沁出了一行泪。

重活一世,她没有想到这个变故,史实总在更改,她以为,这一世,她低调做她自己,不做英勇天下的女将军,天下也不缺她,乱世英雄层出不穷,她也以为即使奉天没有了她,也有长孙全绪,却哪里知,阴差阳错总在一瞬间,奉天沦陷,长安也没了。

天下各路兵马正往长安去,国不可一日无都。

长安没了,那她的小侯爷呢?

那个自诩天下尽归他所有,富可敌国的沈璞,沈云舒呢?

他可还好。

“都司,都司!”

有人在唤她。

乐山抹了一把泪,听闻闻铃等人给她带来的喜讯,“长孙将军醒了。”

醒了便好。

乐山牵出了马,多日征战,闻铃受冻,脸色苍白无力,跟在她身后,问,“小姐,不进去看看吗?”

乐山遥望了营帐一眼,答,“不了。”

与浑瑊等人告别,她拜了个大礼,与浑瑊道,“将军,我乃一届女流,数十日抗敌,实在精疲力竭。守住了北面,终难敌军,吐蕃敌军已到了长安,国都尚且难保,咸阳城,怕也守不住了。”

浑瑊看出了她的用意,“乐小姐,你打算走了?”

“将军你看,举国兵力不弱,为何吐蕃敌军还能攻入长安?”

“因为郭老元帅被调离了长安。”

乐山叹气,“将军你也明白这个道理,国都无有调令,难道我们还要死守在这里吗?”

长安没有郭子仪,全国的兵力乱成了一锅粥,毫无统筹之力。

“唉!”

“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乐山与他同敬了一杯酒,一口饮尽。

浑瑊道,“军中像你这般善战的人不多,像你这般英勇的女子更是史无仅有,你若走了,家国不安,何处为家,不如随我回铁勒吧,还可保一日安宁,我在一日,允你半世荣华,这般应允,还要走吗?”

我与你终究不一样,你是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人,是朔方节度使,即便新另君主,也与铁勒族无有太大关联,但乐山我,打小在长安长大,生是中原的人,死亦是中原人的一缕残魂啊。

乐山答,“走!”

走,这便回长安去!

打马回长安,有人在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