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盛唐之刺遍江湖 > 第376章 赐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子骞进紫宸殿,已经多次了。

每逢进入这座富丽堂皇的大殿,总是遇到国家难以决断的大事,或是涉及出兵远征,或是涉及重大决策,每一次,他几乎都要和那些迂腐老臣们,斗智斗勇,唇枪舌剑……

这回,不用了。皇帝此次召见的规模非常小,只有他和白居易两个人。

等罗子骞进入殿内,发现宪宗皇帝端坐在那把宽大的龙椅上,脸上露出一副微笑。

哇……

宪宗皇帝能够面露笑容,这可真不容易。

这个人,似乎天生就不会笑,或是从来没笑过,在罗子骞的印象里,只看见过一次皇帝微笑,并且还一闪而逝。他好象遇到的全是忧愁事、堵心事,因此就没体会过什么叫做快乐。

唉……皇帝真难呀……

现在,宪宗皇帝脸上这副笑容,真是……太难得了。也许,因为前线胜利,淮西平定,给他吃了一个大大的定心丸,因此,心情愉快起来了吧。

……

“罗子骞……”皇帝在罗子骞和白居易施完了礼,站定之后,轻声招呼他。

皇帝的声音,永远有气无力,就象是饿了三天。

“微臣在。”

“你坐下说话。”

啊?

罗子骞愣了一下,臣子在皇帝面前,是没有“坐下”的权利的,能够得到皇帝的“赐坐”,那一定是皇帝龙心大悦,对你宠爱有加了。

别小看这一坐,那可太不容易了。

而且……白居易还规规矩矩地在旁边站着呢。

但是,既然皇帝赐坐了,你不坐也是不行的,总不能对皇帝说:“您别客气,我就站着吧……”

……

罗子骞答应一声,在旁边的绣花坐垫上,坐了下来。

只是……这可不是坐在椅子上啊,这是“跪坐”,两腿放在身下,腰板挺直,其实,这姿势可不舒服了,罗子骞不由得暗暗叫苦,心道:这还不如让我站着呢。

对于唐朝的“跪坐”,罗子骞一直不能适应,这姿势既累,血脉又不流通,坐久了浑身酸痛。

……

“罗子骞,你提前赶来,有什么要紧事吗?”皇帝开口发问了。

罗子骞当即把在洛阳追赶刺客,解救朱家小妾,惊闻刺客要对皇帝动手的消息,讲述了一遍,他脑子清晰,口齿伶俐,当当当几句话,便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宪宗听完,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依旧十分平静,并没一丝的惊讶之色。

这倒是让罗子骞很是钦佩,宪宗是见惯了大事的人,听到有人要刺杀自己,并不慌乱,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副沉稳大气模样,不愧一国之君。

其实,罗子骞不知道的是,皇帝,对于刺杀、暗杀之乱,是司空见惯的,古代宫廷里发生最多的事,便是谋权篡位,暗杀行刺。

在宪宗皇帝幼年之时,长安城里便发生了“泾师之变”,他祖父德宗皇帝仓皇出逃,皇子皇孙70余人,都被叛军杀害,或是失踪。

宪宗的父亲顺宗皇帝,只当了几个月皇帝,便被赶下了台,当了“太上皇”,由宪宗继位,难道,顺宗是心甘情愿当的“太上皇”吗?

嘿嘿,个中缘由,只怕宪宗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

“李师道要刺杀朕,这不是秘密,”宪宗有些轻描淡写地说道:“他们既然把武元衡都杀了,把裴度也刺伤了,对朕难道会客气么?”

这话,倒也没错。

罗子骞说道:“陛下,臣最近遇到的刺客白空空,武艺高强,神出鬼没,大明宫里虽然守御严密,却也不可不防。”

“嗯,其实……朕觉得,他们不会进宫来的,这帮贼人,大概是要在朕出城迎接你们凯旋的时候,再择机下手,那时候城外人多混乱,他们容易隐藏在百姓之中,偷偷行刺。”

哇……罗子骞对宪宗简直太佩服了。

这一番分析,入情入理,敢情宪宗对于分析案情,也有两下子,这人头脑清楚,思维敏锐,还真是个人才哩。

“陛下,”罗子骞拱手说道:“既然如此,策臣以为,迎接军队之事,可以派别人前往……”

“不,”宪宗打断了罗子骞的话,“朕一定要亲自去,此番平定淮西,举国欢庆,纵有个别贼人捣乱,难道就吓得朕不敢出宫了么?告诉李之明他们,严加防守就是了。”

嘿,他非得要去。

这皇帝还挺倔强的。

可是,这可苦了李之明他们了。谁知道刺客什么时候来,他们隐藏在哪里啊……

白居易说道:“陛下,贼人狡猾,防不胜防,除了城外迎接仪式要要严密设防,日常宫内,也不可放松,臣建议,让罗子骞就留在宫内,他武艺高强,又认识刺客,当能策应万全。”

“好吧。”宪宗一口就答应下来。

这个建议,倒是让罗子骞一愣。自己留在宫里?

细想想,白居易的主意,倒也有几分道理,宫里虽然设防严密,但是白空空武功高强,难保不出意外。如果自己坐镇大明宫,等于是加上了一份保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