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王公公,若是本宫东山再起,一定与你共同荣华富贵!”方柔佳欣喜若狂,一本正经地对王宗实说道。
再说李忱,正在骊山秋狝,李忱是一名文武双全的皇帝,他暗中访查,发现大唐的皇亲男子,大半都是纨绔,不但不会打仗,连骑马都不会,所以李忱就一马当先,驾驭着御马,亲自率领皇亲与大臣在骊山秋狝狩猎,夔王李滋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是却有勇有谋,器宇不凡,在秋狝中,射死猎物第一,李忱欣喜若狂,想在回京后,就册立李滋为太子。
中书省侍郎卫良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焦躁,暗中挑唆牛僧孺等人,向李忱推荐秦王李荣。
秦王李荣,虽然已经二十岁,但是武功不如李滋,却也韦编三绝,才华横溢,李忱见秦王李荣也是英气逼人,气宇轩昂,心中不安。
“皇上,现在大唐正中兴盛世,皇子们都还小,若是这时册立太子,朝廷各朋党,一定明争暗斗,所以臣禀奏,皇上暂时不册立储君,若是暗中教导培养能册立储君的皇子,日后也能巩固大唐社稷!”这时,文武百官窥视李忱心神不宁,心乱如麻,寝食难安,都不寒而栗,人人诚惶诚恐,这时,一人突然一马当先,跪在李忱的脚下,向李忱从容禀奏道。
李忱听了这人的禀奏,突然豁然开朗,欣喜若狂,询问此人道:“爱卿叫什么?”
那人一脸镇定自若,向李忱叩首道:“臣门下省官吏马植。”
“马植,你所言极是,竟然只是个小官,朕擢升你为门下省侍中!”李忱凝视着马植,喜不自胜道。
半月后,李忱扶太后回銮长安,卫倪派出的奸细,暗中传播谣言,挑唆反间。
“皇上老糊涂了,安乐公主狼子野心,暗暗派人监视皇上,每日都看着行宫,皇上竟然还下旨赏她!”李忱在銮驾中,突然听见了几个人议论声,不由得心中猜疑。
长安城,两宫回銮,皇贵妃卫倪,一脸谄笑,带着各宫妃嫔,在丹凤门迎驾,李忱执着卫倪的柔荑,进入咸福宫,各宫妃嫔暗暗看着,都不寒而栗。
“皇上竟然还是专宠卫皇贵妃,而且这次带夔王李滋,竟然没有册立李滋为太子!唉,皇上真是精明,现在这大明宫,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吴嫔马才人,周才人,刘才人万才人都暗中议论道。
再说李忱回宫后,命中书省拟旨,复方才人为方贤妃,出冷宫,回储秀宫。
方柔佳在冷宫,马元贽眉飞色舞地来到屋内,向方柔佳宣布了圣旨,方柔佳喜不自胜,得意忘形。
储秀宫,戌时,李忱命方贤妃侍寝,并劝慰方贤妃,方贤妃喜上眉梢,感激涕零,向李忱叩首。
“柔佳,朕去骊山这几月,宫里只有你,从容自若,朕为了你,在骊山已经几夜寝食难安了。”李忱搀扶着方柔佳,龙颜大悦道。
“方贤妃竟然又死灰复燃了,齐哲,本宫怎么没有趁机杀了她?”咸福宫,卫倪心中嫉怒,气得五内俱焚,齐哲向卫倪禀告,卫倪恼羞成怒,歇斯底里,气急败坏。
“主子,皇上再次复了方柔佳的贤妃位子,是皇上精明,为了笼络方家,并在前朝牵制主子卫家的势力,主子,奴才劝主子,要忍!主子韬光养晦,以后才能逼死方柔佳!”齐哲劝慰卫倪道。
含凉殿,李玉儿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