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奋斗吧,姜英秀! > 第201章 大年初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树沟村这边的风俗,大年初二,闺女回门儿。

除非嫁到特别远的地方了,比如外省。不然哪怕隔着几十里、几百里山路,都是要回来的。

姜春菊是初二上午到的,不仅带了女婿刘国庆,还带了三个孩子,一块儿来了。可见是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了。

刘国庆身材修长、五官端正、面皮白净、气质斯文。

他脚上蹬了一双深棕『色』的皮鞋。身上穿了一套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整整齐齐、上衣一个褶子都没有、裤线笔挺笔挺的藏蓝『色』中山装。

纯白『色』的假领子翻了出来,显得整个人更加精神了几分。

他的衣服袖子上、和膝盖上,都没有打补丁。胳膊上戴了两条套袖。上衣口袋里别了钢笔,鼻子上还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这打扮,一看就是个年轻有为的干部。

看完了刘国庆,再一看姜春菊,就突然间觉得有几分辣眼睛。

姜春菊穿了一身黄。

上身是件土黄『色』的罩衫,罩衫还有点透亮。罩衫底下,是一件枣红『色』底儿,洒满了黄『色』、蓝『色』、紫『色』的小碎花的大棉袄。棉袄面儿是半旧的,染『色』似乎不是很均匀,或者是清洗过太多次吧,有些地方已经有点褪『色』了。

下身穿着的是条棕黄『色』的烫绒面阔腿裤。姜春菊个子高,腿长,这裤子的裤脚却有些短,『露』出来了一截三指宽的棉裤腿儿,一截红『色』的袜桩子,还有千层底黑『色』烫绒面儿的棉鞋。

大概是连续生了几个孩子、又一直在各种『操』心劳累的缘故,姜春菊的身材不复少女时代的纤细苗条,凹凸有致,反而有几分发福、发懈。

别人吃苞米茬子,她也吃苞米茬子。别人吃不饱,她更吃不饱。怎么还能发胖了呢?

也许,很多东北人都有这种基因吧。一『操』劳就胖。

就跟那鄂苏国美女似的。

少女时代,各个都是俊秀挺拔的“美丽的小白桦”,而一旦结了婚生了娃,没过几年再见面,就成了“高尔基的外祖母”了。

她这个身材,再配上这么一身衣裳,拿杨树沟村的土话讲,那简直就是土豆子成精了。

其实如果忽略了配『色』和不合身的尺寸,光看布料的话,这一身衣裳,在杨树沟村那可以说是一等一的讲究、利落的打扮。

但是在镇上来说,显然就颇有几分土气了。镇上的女干部,现在都正流行穿一身绿军服、或者列宁装呢。

这夫妻俩这样站在一起,看着就有几分不那么般配了。

而刘威、刘勇和刘芳三个孩子,依然跟往年一样,穿了崭新的新衣裳。只是看起来,都有几分逛『荡』,明显是尺码不大合身。

姜英秀皱了皱眉『毛』,这件事儿,稍稍有点反常。

这个时代有个普遍现象,给孩子们买的或者做的新衣裳,往往都不合身,而且还要在手肘、膝盖等容易磨损的地方,打上大大的补丁。

因为每年每人的布票都是有数的,这时候的布料又以纯棉、亚麻为主,既不耐磨也不耐洗涤,十分容易褪『色』、破损。

而且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多,又在天天长个儿。

一件好端端的衣裳,穿了一年或者半年就扔掉的话,未免太过暴殄天物。

所以给孩子买的、或者扯了布料做的衣裳,都得往大了做几分,这样才能保证今年穿了、明年还能穿,老大穿完,老二老三还能穿。

衣裳不合身与带补丁,几乎是这个时代的标配。

不过,姜春菊一向是能干而且手巧的,对自家几个孩子的事情,又特别上心。而且,她对衣裳的利落贴身,还有种十分执着的追求。

每年带着孩子回娘家,孩子们的衣裳引起村里娃娃们的羡慕嫉妒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们穿的焕然一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姜春菊总是把他们的衣裳,改得相当合身。

姜春菊当然也不会把孩子的旧衣赏扔掉。

拿杨树沟村的话来说,她是属于那种精明会算计、很会过日子的女人。针头线脑碎布条,啥都不舍得扔,还都能充分利用上的那种。

但是,她往往宁可每年把衣裳拆了、在不够长的袖口或者下摆拼上布条,也不愿意给孩子穿一身像麻袋片一样、逛『荡』来逛『荡』去的不合身的衣裳,而且还是连着穿好几年。

这一回,怎么竟然让三个孩子,穿着这种明显大了不止一号的衣裳回村里来了?

按说以姜春菊的眼光和个『性』,真不至于把自己饬得跟个成精了的土豆子似的,倒是给刘国庆打扮的人模狗样的。

这样的一家子,让人看着就觉得有几分违和。

再者说了,他老刘家的家底,不都让自己给瞬间清空了吗?

上回顺路去他家看了一眼,匆匆置办起来的那些,那也都是些大件家具、和生活必需品。这些新衣裳什么的,都是哪里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