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太后难嫁 > 第一百零三章 禅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消息一出,着实是好大一番动『荡』,先说赵国,百官自然而然的分成两派,一派是薄家的收拢的党羽,他们自然是支持的,他们觉得皇上尚且年幼,薄中青又一心为国,所行之事众人有目共睹,由他做皇上对赵国有利无害,更何况前朝乃至别国又不是没有禅让皇位的先例,此举可行;另一派则是坚决反对,认为赵国先祖打下来的江山怎可轻易易主,更直言认为薄中青打着护国的名声蛊『惑』了小皇帝,抢占了皇位!

朝堂众人各执一词吵的激烈,反观民间相对来说但是和谐一些,作为百姓,他们最想要的不过世安稳富裕的过日子,至于谁当皇帝,这离他们太远,他们只觉得谁能给他们带来安稳日子那便给谁好了。

百姓对于这件事如此态度,同薄中青长久以来的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先帝不务正业,全靠他一人顶着,所以民间才有传薄中青顶赵国半边天的说法,他名为丞相却早早的包揽了皇上应该做的,对于他的能力,百姓是看在眼里的,再加上上一次严家诬陷,薄中青被囚禁受了诸多苦楚,更让众人心中生起自责,现在即便心中可能有些别扭,也说不出过多苛责的话来,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臣与初出出茅庐,万事不知的小皇帝,两厢一对比,高下立见,既然是百姓信得过的人,那么即便把皇位交给他又何妨?

在看别国,对于这件事情亦是十分重视,薄中青的大名九州皆知,对于他的愚忠也是有目共睹,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出了名的贤臣,竟然会答应君主取而代之的要求,又或许这一切本来就是他计划好的?他早早地便觊觎皇位,趁着皇上年幼先将皇位夺过来?要知道当朝太后可是他家的女儿,说不定这一出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赵雪言也是被『逼』的?

人们对不了解的事情总是多有猜测,更何况别国离赵国相去千万里,对于赵国内部到底发生了何事是半点不知,一切全靠猜测,在众多文人墨客以及说书先生的添油加醋之下,一时间竟然流传出了许多版本:有说薄家狼子野心的;有说太后一手谋划的;还有说小皇帝懦弱可欺的;更有甚者更编排出了小皇帝玲珑心思察觉出了薄家想要弑君夺位,所以便抢先以退为进让出皇位,自保时候再研究退路的励志复仇剧情;偏向情爱的则是排演出了一场继母与继子日久生情想要借此双宿双栖的狗血爱情线,毕竟在他们心中,这样的皇室秘辛总比事实来的好看,相差六岁而已也没有差很多嘛……

总之,要什么版本有什么版本……

比起民间的混『乱』,各国君主则是关注此番变故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利益,若是此事成了,赵国的主人也就变了,若想维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便要小心处之,这其中尤其以西晋为首,当初锦安前往赵国想要挑起赵国内『乱』的事情是西晋皇帝授意的,虽然最后无甚收获,但是薄家对于这一点肯定是知晓的,他是臣子的时候便罢了,如今他成了皇上,直面对外邦交,自己若不递个橄榄枝缓和关系恐怕面子上不好看,总要摆出一副当初一切都是误会,日后和平共处的态度才能……呃……『迷』『惑』人心啊……

如此,赵雪言一旨圣旨,搅得内『乱』外业『乱』,人人都紧紧盯着赵国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戏份。

只是任凭赵国一部分官员如何犯反对,赵雪言却像是铁了心一般,显示召集群臣,言明为何做此决定,直言自己年纪尚幼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举也是为了百姓,平息了一小部分的反声,而后再逐一召见反对的老臣,逐一说和攻克,这样一轮下来,反对的声音已经没有那样大了,毕竟看到了赵雪言的决心,还有几个能够劝得动,剩下几位反对元老人物实在是说不通了,薄中青这才出面表示自己决定暂代皇位,日后赵雪言成年,想要回皇位,自己便随时让位,江山,还是赵家的江山。

如此一来,此事终于是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