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汉武挥鞭 > 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天气渐寒,攻城的难度愈发大了,汉军又如此难缠,显然看不出任何胜算。若在坚持下去,也只是頽自空耗实力罢了。

无奈之下,军臣单于遥望勾注山脊上巍然耸立的雁门塞,长叹一声,下令班师回龙城越冬。

匈奴诸将虽心有不甘,却也没有了必胜的信心,只得默默的传令整军。而匈奴将士们得到消息,整个大营一片欢腾,庆祝能离开这片被诅咒的土地。

大帐中的军臣单于听到震天的欢呼声,面『色』铁青,此番的失败,将成为他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可以想见,一贯只信奉实力的匈奴大贵族们定会更加支持左贤王,对他的单于之位形成巨大威胁。

得知匈奴人撤兵的消息,雁门塞内一片欢声笑语。

府衙之内,雁门太守郅都拍拍马屿和公孙贺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感叹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此番大战,虎贲和羽林居功至伟!”

马屿脸『色』微红,眼中满是激动之『色』,不是为立下大功,而是完成了太子的嘱托。如今数百虎贲卫已见识过战阵,虽说只是在城头防御,但好歹手上已经染血,也知晓了战争的残酷,至少能做到临阵不腿软,见血不恶心了。

倒是公孙贺撇撇嘴,略带遗憾道:“可惜焚林当日没敢冒险袭营,若是能杀上几个贼酋,也好回去向太子殿下多讨些赏赐。”

郅都不由失笑,能让他这个万年死鱼脸『露』出笑容,实在是很难得之事,除了今日大胜的兴奋,更是因为他极为欣赏公孙贺。

在郅都眼里,这个行事随意,天马行空的少年,领着手下百余羽林卫,灭贼寇于谈笑之间,一切以结果论,从不在意手段如何卑劣,更对所谓的规矩和假仁假义嗤之以鼻,实在很对他的胃口。

数日后,远在长安未央宫的汉帝刘启接到了郅都的密奏,迫不及待的看完,面『露』狂喜之『色』,毫无顾忌所谓君臣之礼和父子纲纪,招来太子刘彻彻夜痛饮,促膝长谈。

酒过三巡,醉眼惺忪的父子二人,勾肩搭背,几乎要称兄道弟,斩鸡头烧香结拜。所幸被哭笑不得的皇后王娡死死拦住,否则这泯灭伦常的父子二人,恐怕会成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一对被御史同时拼死弹劾的皇帝和储君。

与狂喜的刘启父子不同,长安城的权贵们却并未有丝毫的反应。

以往匈奴来犯,总会引起朝野震『荡』,引举国之力御敌,而汉帝刘启此番却罕见的严密封锁了消息,并未从别处调动一兵一卒,官位低下的朝臣根本无从得知,而身居高位者,即使知晓,也只能故作不知。

此番不只是汉匈大战,更是刘启和窦太后两个派系之争,如今刘启仅仅靠雁门郡的本地边军,就稳稳抵挡住匈奴大单于十数万铁骑,甚至在朝堂上都未引发一丝动静,显然已是稳压力主和亲保守派一头。

毕竟大汉男儿多热血,既然能稳稳守住江山社稷,又何必将大汉女子送到那苦寒的草原上,饱受匈奴人羞辱?

即便是窦太后,在接到雁门郡的捷报后,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她和刘启只是治国理念上的差异,却也是希望这大汉能万年永固。此番,她输得甘愿,输得舒心!

虽然这并不能改变她一贯的保守立场,但她却隐隐希望自己能一直输下去,最好输得彻彻底底。

作为大汉帝国的太后,更作为一个母亲,女人的心理就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却也是如此的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