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鸳一改往日惜字如金的高冷模样,就新窗口的前景以及给饭店带来的变化作了长达二十分钟的讲话,然后各部门负责人一致对新窗口报以支持的态度发言,最终财务站起来汇报:
“‘好吃再来’窗口提取的食材主要包括龙虾、羊肉、鱿鱼等一百一十三种,按照饭店采购价格,该项成本是一万七千三百二十六块,另外饭店收取百分之五的运送以及食材处理加工费,加起来就是一万八千一百九十二块;
酒水饮料两千二百八十八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煤球、煤炭、煤气、水电费用,共计二千二百三十块;
器具、餐具等折旧费:固定资产成本一共是三千九百快,第一年算六成折旧费也就是两千四百,新添置的餐具一千二百快(这一部分由饭店承担);
窗口承包费:九千六百块(全年);
总成本:三万四千七百一十元整
‘好吃再来’窗口对饭店内部销售额为一万一千七百八十二元,窗口提七成收益,也就是抵扣八千二百四十七块
所以现在差额是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二。”
江鸳点点头问道:“饭店这个月的营业额增长多少?”
财务:“包括窗口对内销售的话,饭店营业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二百一十一,员工加班费用增加一万七。”
江鸳思索片刻,看了眼沈喜梅道:“回头算一下净利润,同比往年七月增长的净利润拿出百分之十五,其中百分之十作为全体员工的奖励,新窗口相关的工作人员略微偏重,剩下百分之五充作新窗口的盈利,算是对子窗口的扶持与回馈。”
众人均面露喜色:这奖励可是人人有份,他们自然少不了。
沈喜梅也松了口气,她卖票的账面收入是一万五千块,并且卖出去的票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收回来,所以单账面上赤字是一万一千多块,实际上可能还多一些。
虽然承包费和厨具等固定资产折旧费是全年的,但是那些都是她的欠账,从窗口开张起,她就没有先看一个月经营情况再做打算的想法,要干最起码就干一年,所以这些成本最好是第一个月就算进去,以后只要想着账面上红字是多少,怎么早日去填平就行了。
现在这个红字有一万一千多块,相当吓人的数字,但是抵上江鸳说的百分之五的净利率应该会容易接受多了。
毕竟她天天跟着江鸳,饭店营业额和利润大概是一个什么数目她还是了解的。
最后账目算下来,沈喜梅上交了她相亲相爱一个月的所有钱币,账面上的红字豁然变成四千九百块。
对于沈家来说,那是无法想象和承担的债务,但是对于沈喜梅来说还好,现在一天仅仅买票进账就有四五百,欠个几千块钱也不觉得是多大的事。
何况若是按月算,她已经赚了,说不得下个月就能全部回本。
另外她还留了一点资金,不多,就几百块。都是她觉得有收藏价值的钱,其实也不是多特殊的,就是整套的老钱。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特殊钱币并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最起码这一个月她经手的大大小小钱币也就有几张二版的常规人民币,什么唯一发行的三块版本的、加长版的大团结,都没见到过,想来是可遇不可求了,现在她心思也淡了,还是脚踏实地挣钱要紧,这种期待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的想法本就是错误的。
经过冗长的盘点,沈喜梅总算无事一身轻的准备休假了。
将票据和钱财交接好,拿着江泽的笔记和复习资料准备回去解救水生火热的同胞兄长。
当然这不是主要目的,她回来主要是为了退亲的。
中午生意告一段落,沈喜梅就往村里来了,并且沈喜桃让带话说也回来住一晚,那么沈喜乐只得吃过晚饭收拾东西回自己家睡觉了,谁让她家离得近呢。
本来当初沈喜乐住进来,石芸榴就有意见,给你一日三顿好吃好喝还不够?
可是杨小红说的也在理,家里有空房间没人住,大人拖着小孩省得来回跑,也不耽误别人,沈喜乐出嫁后没在新房子住过呢……
石芸榴能说什么,前头沈喜桃也住了,总不能厚此薄彼,反正像杨小红说的,房间没人住,放着也是放着。
哪想沈喜乐住下来那么多事,每天七八顿,医生让控制饮食的话都抛到天边去了。
算了,家里收鸡蛋、小龙虾,吃上面也不用扣扣索索,可是两个孩子这一天到晚哭哭闹闹的吵得头都疼,好在女儿回来了,哪怕沈喜乐不乐意回去,婆婆也不好说什么。三下五除二让沈新华夫妻两个动手帮忙收拾,当天傍晚早早吃过晚饭就将人送走了。
沈喜乐走时还嚷嚷着她的睡前加餐记得送,石芸榴直接拿了一兜生鸡蛋让她回家自己煮。反正现在家里收鸡蛋,只有顶顶新鲜的送到镇上饭店里,每天都会让几个老人过过眼,挑一二十个剩下来,不是坏的,只是觉得不像最近两天下的。所以家里鸡蛋什么的再也不缺了,甚至吃的有些腻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