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荣华压下心头的不岔,几次想同江鸳搭话,都失败告终。
江鸳最不会委屈自己的人,从知道石荣华的身份后,就没给他个正眼,反而对沈五婶和颜悦色起来。
虽然对顾长军也是爱答不理的,但是那态度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对顾长军是从头嫌弃到脚,但是一直在打量评估对方。
还问起了顾长军部队家属随军的事情。
家里来了这么个大人物,旁人都知道了,杨小红自然也抱着沈永康回来了。
听说是沈喜梅的领导,还没眼色的问起能不能将沈喜乐也招到饭店工作,就算是这样江鸳也没有不搭理对方,拒绝的非常委婉和气。
听说沈喜梅几个要出门捕小龙虾,忙说让他们尽管忙去,她在家里招待左右邻居。
石荣华哼了声,转身就出了沈家门:谁要一个啰嗦的老太婆招呼?
石荣华在路上抽了支烟,半天不见沈家有人出来离开,思索一番也不再等了,推过自行车往镇上去了。
石荣华骑着自行车经过国宾饭店时,看着大上午外面窗口居然有人排队。
沈喜梅就是负责那外卖窗口收银的,听说抽空还能做烧小龙虾之类的活计,生意那么好,想来沈喜梅的工资真的挺高的,要不怎么说她自己都能买房子呢?
真是丢了西瓜买了芝麻。
他当初怎么就觉得姚丽君也不错的呢?
石荣华气闷的一气将汽车赶到镇实验中学大门口。
这几天开学,石爱国作为老师已经到学校报到了,学校住房紧张,听说他是和其他四位新来的老师合住在一间宿舍房里。
两老今天给石爱国送点棉被、水桶、水瓶之类的日用品过来,现在应该在学校。
因为早上他们两还在菜园子摘了菜,说是中午在那边食堂借灶膛炒个菜。
因为食堂里老师可以不限量用饭票打饭,但是菜是另外给钱的。
像是大多数学生一般都不买菜,仅仅打份米饭,就着自家带来的咸菜吃。
一路阴着脸到了学校,登记被询问过门卫才放行。
那六十多岁的门卫还嘀咕了句:“怎么又是小石老师的家属?”
石荣华知道对方话里的意思,将他一家人当做是来蹭食堂白米饭的,因为学校老师用饭票在食堂打饭会有优惠。
这是一些学校的惯例,特别是开学期间,许多学生家长、老师家属都会来蹭食堂,毕竟学校食堂供应的纯白米饭比外面都便宜。
石荣华沉着脸说了句:“我只是来找人,一时就出来。”
也不管对方信还是不信,他骑着车走了。
几番打听,终于找到石爱国的宿舍,他娘正拿着饭缸子准备去打饭,顺便将切好的菜拿到食堂炒了。
不大的房间里挤挤挨挨有五六个人,想来是其他老师的家属。
石荣华直接拿过福婆子手上的竹篮放在墙角的桌子上:“我们到外面去下馆子,这菜哪位老师家属愿意要就拿去吧,我们吃不了了。”他又不是没钱!
有两人坐着没动,两位老妈子身手利落的在石荣华话音才落就一人拽着竹篮一侧。
莲花河西边的几个生产队还算是田多水分的富饶农村,大多数农村并没有多大的位置给自家做菜园子,夏季饭桌上都常常要靠着咸菜凑合,哪里一顿吃那么多蔬菜,更不要说,菜篮子底下还放了六个鸡蛋。
石荣华不去管几个人暗中较劲,拽着老两口,喊上石爱国出了学校,途径校门口时还很豪气的给门卫大爷一支大前门的烟。
门卫大爷受宠若惊的行了好一会注目礼。
石荣华本来是打算带着三人上国宾饭店去吃的,但是想着那价格实在高的离谱,江老板这会又不在,就打消了念头。
四个人在中学门口唯一一家大排档坐了下来。
虽然是开学期间,大排档生意并不怎么好,大多数人都蹭食堂去了,个别家境宽裕的回家或是到远处好一点的饭店吃饭了。
石荣华看着货架上摆的散乱的蔬菜,皱着眉头让对方烧两个荤菜。
厨师兼老板摸样的精瘦汉子报了价格见对方没意见才高兴的忙活起来。
石荣华坐回桌子上,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
福婆子按耐不住问道:“村里没事?你怎么过来了?”
石荣华看了石爱国半天,才开口:“姚丽君高三的学费是你交的?多少钱?”
石爱国不妨石荣华追过来是问这事的,捧着碗的手哆嗦下,开水都溢出来了,低着头小声说:“学费加上一个月生活费三十六,以后只要生活费了,一个月十块钱就足够了。”
听了这话,福婆子看了眼石爱国,但是没有说什么。
石荣华自然是看见了母子两个的小动作,想来他妈给的钱远不止这个数。
“你现在都工作了,还要家里贴补生活费?”
石爱国头埋得更低了,没有开口。
福婆子忙打岔:“爱国这头一年只有实习工资,一个月还不满二十块钱,那抵啥事?我打听过了,到明年就好了,光工资就有三十六,还发饭票,坐堂补贴,不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