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覆汉 > 第二十一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一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

然而,随着袁本初的目光移动,不少被扫视到的人却都纷纷低头,直到其人目光来到了崔琰身上……后者则干脆向前,拱手行礼,口称明公。

“季珪。”袁绍见状随即点名。“你是要毛遂自荐去清河执法,还是要为自己同乡求情?”

“明公!”崔琰恳切言道。“属下以为,军法无情,季校尉临战不救,死不足惜,但是牵连家族,未免过甚,尤其是夷族之论,未免有失圣人本意……”

“就是要夷族,方能正视听!”袁绍不耐打断对方。“就是要天下人明白,两军对垒,生死相论,绝无转圜,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许三心二意!”

崔琰还要说话,袁本初却抢先继续说道:“圣人之论是好的,但此地乃是军营,十万人生死处,却也一时用不得了……依我看,季珪也不必再领兵,我即刻委你为平原相,速速交卸印绶,去平原上任吧!”

崔琰沉默片刻,但只能躬身谢恩,退回列中。

“公台。”袁绍复又看向了今晚一直没说话的陈宫。“要不辛苦你明日启程,亲自去清河一趟?”

“谨受命!”陈宫虽然面色上看不出喜怒,却是干脆答应,这让袁本初格外松了一口气。

不过,袁绍是松了一口气,帐中众人却俱皆凛然起来……一个同僚,白日尚是握有四千兵马的两千石校尉,晚上却直接身死,而且还要族诛,又怎么可能不让他们紧绷呢?不过,袁绍的目的也在于此了,这些人终究醒悟,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不是一个草头军阀,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应付之人!

而且这天下的局势摆在这里,不从袁车骑,便从卫将军,他们区区一地豪强、一郡世族,又有什么资格在这二者之间的战斗中三心二意呢?

既然上了船、合了流,那除了尽力去帮对方赢下这个天下,还有什么别的选项吗?君不见,审正南割绳明志,关云长一日三战吗?

“此事已了,都再议一议如何应对关云长吧!”袁绍一声叹气。“是加派兵马,尽力锁住,然后用心攻城,还是先不攻城,转而尽力覆灭此獠,最后再从容破城?”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

然而,不等帐中诸人议论出结果,帐外忽然喧哗一片,众将出营去看,却见到邯郸城西南角的位置,也就是韩猛代替田银的方位,一时火起!

俄而,果然韩猛遣翎羽骑士来报,说是关羽再度出兵,发动了一日内的第四次突袭!不过,韩猛也同时说明,他本部兵马雄厚,更是中军精锐,而关羽白日内一日三战,士卒无力,所以还请袁绍这里放心,说不定他反而能擒杀对方,一扫白日之晦气呢!

话虽如此了,考虑到关云长的威势,支援却是一定的,随着袁绍的亲自下令,所有领军之人立即被要求回到本寨,然后数名靠近韩猛位置的营地将领也被点名要求即刻支援……季雍榜样在前,几名被点了名的将领如何会怠慢,领命回去后几乎是马不停蹄,即刻亲自引兵匆忙出击!

邯郸城墙外,一时间灯火通明,兵马如梭。

而就在这些兵马蜂拥去救援韩猛之际,也是袁绍等人远远观望局势之时,忽然间,目光从毫无动静的邯郸城墙上扫过的陈宫却是猛地警醒起来,然后连连跺脚:“怕是要中计了,明公速速让支援兵马回来!”

袁绍惊愕回头,一时不明所以。

不过,很快他就醒悟了……因为就在此时,邯郸城上忽然亮起无数火把,然后邯郸城正对着袁军营盘的南门被堂而皇之的打开,一支举着火把,宛如火龙一般的千余人规模队伍从城门内有秩序的急速扑出,却又朝着因为派出了援兵,防卫未免不利的前方袁军营盘急速推进,并四处放火!

很可能是专门带了引火之物,所以火势起的极快。

而这支部队奋力突击到正前方的工场中,将堆砌在那里的无数木料点燃后,也是毫不恋战,复又匆匆撤回!

到此为止,更远处韩猛那边的喊杀声几乎是随着这波纵火成功立即变得暗淡下来,而无数袁军兵马也试图回撤救火……但是很显然,等他们回来,别的不清楚,这批从后方运来、用来打造攻城器械的木料,却注定要损失惨重了。

而若是如此的话,这关羽这一日内的第四次出击是怎么一回事,已经不问自知了。

袁绍醒悟过来,苦笑一声,不免自嘲:“区区调虎离山之计,如此浅显,三州智勇之士,竟然只有公台一人窥出。”

陈宫只是尴尬难言,这种夸奖他宁可不要。

“不是这样的。”就在这时,辛评在旁忽然肃容接口道。“敢问明公与陈长史……若我等刚刚真不救,你们就不怕审正南从城西小心翼翼,悬索出兵援助关羽,然后韩猛将军真的不保吗?”

袁陈二人一时色变。

“说到底,经今日乱战,两军人尽皆知,这位关云长之用兵,举轻若重,智勇兼备,决不可小觑。”辛评继续肃容言道。“但有其人在外,与审正南一正一奇,一攻一守,互为表里,那这邯郸城便不可能被从容攻下。”

“我明白了!”木料场火光映照之下,立在帐前的袁绍再度叹气。“须先除关云长,方能破此城!尔等可有计策,替我除此人?”

“就在刚刚,属下看我军源源不断去救韩将军,却是陡然想到一策!”辛评昂然出声。“或可助明公除此心腹之患!”

“何策?”陈宫也恳切回头相询。

“此策唤做十面埋伏!”辛评看都不看陈公台,只是对着袁绍一字一顿。“专为擒杀如此豪杰而存,与关云长绝配。”

———我是看都不看的分割线———

“崔琰,字季珪,清河人也。汉末,从郑玄学于青州,车骑将军袁绍兼并青、兖,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赞之,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邺城,次于梁期,将攻邯郸,琰复谏曰:‘天子在长安,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收其兵,驱为平原相。”——《新燕书》.独行列传

PS:这个月各种事情和不顺,更新极度不稳定,感谢大家雍容,我无能为力,只能尽量夹缝插针,用大章表达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