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一品嫡妃,农女驯夫记 > 第六十七章 独轮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美美了睡了一觉,秦苗苗开始为走村窜屯收药材做准备。

她的独轮车已经做好了大半,车子不大,两尺见方的车斗,虽然小了点但是胜在灵活,推手什么的也做好了,只剩下车轱辘没完工。

车轱辘是个大工程,秦苗苗特意去老李头家的牛车上临摹了一张图纸。

不过很繁琐,需要用结实的木头拼接成一个圆形,而且还要安装车条和轴承。

跟李老头借了推木头的刨子,用木头截取了十六个大小相同的梯形,然后用纸拼在一起画出了车轮的大小,又把纸圆中间掏空,做成了一个纸片车轮。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把纸车轮平均分成了十六份,剪成一个个上下两条边都是圆弧形的梯形,贴在梯形木块上,用笔把纸的圆弧形描在木块上。

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制作过程,秦苗苗要用刨子一点点将多余的部分刨掉。而且还要注意表面一定要平滑,不然不好安装拼接在一起。

所有的圆弧梯形刨完,秦苗苗还要在它们的侧面抠出孔洞,然后把削好的木钉打进去,这样才能把所有的梯形拼接在一起,做成一个车轮。

拼拼拆拆,秦苗苗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车轮轮廓大致完成,接来下就是安装车条可轴承,这可是技术活。

车条到是很容易安装,但是轴承这个很难,需要掌握松紧的程度,太松了车子推起来不稳,太紧了车子又推不动。

所以在车轴这个问题上秦苗苗卡了两天,最后终于实验成功,找到了最合适的松紧度。

在做独轮车的这些天里,三丫像个影子一样跟着秦苗苗形影不离,最后看到成品独轮车三丫惊得目瞪口呆:“诶呀,二姐,你也太厉害了!这做的是啥啊!我能摸摸不!”三丫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小车。

东西多上千斤的时候,一般都用牛车马车拉着,如果没有牲畜那就用人担着扁担走,只是重量依旧落在人的身上,又重又压肩,要是挑两个担子走了十里八里,人都要累死了。

“能啊,不仅能推,你还能坐上来,你坐上来我推你一圈,看看车子灵不灵便!”

不仅三丫好奇,秦苗苗也是跃跃欲试,她没有推过这样的独轮车,她是记得在现代小时候姥姥家里有这样一个小推车,那时候姥姥总会用它推些重物。

虽然自己这个头不大,不过用着独轮车推百八十斤的东西应该不成问题。

“我上去,能行吗?二姐,别给你的车压坏了。”三丫有些担心,秦苗苗费了多大的劲儿她都看在眼里。

秦苗苗笑着对她摆手:“快上来吧,我做的车我心里有数!”

毕竟三丫还是个孩子,虽然她心疼秦苗苗怕把车压坏了,但是玩心也重,美滋滋的走到车旁:“姐要不我推着,让豆包上去吧。”

豆包晃着大尾巴有些哀怨的看着秦苗苗,它不想上去。

“你就上来吧豆包比你还沉呢!”秦苗苗着急试一试她的新车,催促着。

但是她说的也不假,豆包确实要比三丫还重,一个十三岁的女孩长的又瘦,也就六七十斤,可豆包秦苗苗好吃好喝的喂着,长的又大又凶,估摸着少说也有百十来斤。

三丫见秦苗苗着急,也不推脱,小小心翼翼的上了车,稳稳的坐在车斗里,别说秦苗苗的小车做的还真挺结实,三丫上去以后连颤也不颤,秦苗苗抄起两个车把,牟足劲喊了一声:“出发喽!”

推着三丫出门而去,因为住在山上,所以出门就是下坡了,秦苗苗根本不用使劲,独轮车就着坡度自己往下跑。

因为是第一次推独轮车,掌握不好平衡,而且下坡车速又快,秦苗苗两只手拽着车把一路呼啸而过,豆包在后边撒开蹄子跑都没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