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清沅 > 第一百九十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低头认真检查着萧广逸的伤口。萧广逸心中却有些愧疚——他并没有伤口疼,只是用这个躲开清沅的抱怨。看到清沅这样紧张害怕的样子,他不忍心了。

“没事,刚刚只是有些刺痛,可能是天凉了,伤口有些痒……”他握住清沅的手,让她还是躺在自己身边。

清沅还是不放心:“真的没事么?”

她有些后悔刚才两个人做的事情。

萧广逸不说话,他只是抱住清沅,吻住她的唇,又欺身上去。

大朝会的日子正式定了下来,随着日子愈近,朝中众臣都是绷紧了那根弦,生怕这时候站错了位置,说错了话。

乔家这边也在紧张准备着。乔煦虽然暂时决定保住乔檀,不在大朝会之前把丰城行宫案挑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他什么也不做,对乔檀没有惩罚。

他如今不会『逼』乔檀以死谢罪,毕竟乔檀是他的亲弟弟,他下不了这个狠心。还是先行家法,打了一顿。

乔檀虽然还在丰城行宫监造的位置上,但最近皇帝病重,谁也不关心修行宫的事情了,丰城行宫已经暂时停工。乔檀被乔煦关在家中,领了一顿棍子,然后关在家中闭门思过。

乔煦还让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把之前所有做过的事情一五一十交代出来。乔家保的是乔煦,那个怂恿乔煦作恶的同僚乔家是不会放过的。

乔家现在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他们差一点连知己都没做到。乔檀把事情都交代了,也算让乔家有个底。

乔煦在家准备了两日,终于出手。这天晚间趁着夜『色』,乔煦去了丞相府上。他特意换了车马便装,悄悄进了丞相府,他知道这时候姚丞相一定不希望他来拜访的事情大张旗鼓,众人皆知。

乔煦一到丞相书房,就见原来已经有另一位客人了。正是翰林学士李修致。

乔煦与李修致叙过礼,心中却想丞相的用意。他与李修致过去接触不多,却知道李修致也是敢对皇帝说真话的人。之前曾在贵妃,造大佛,和边境事务上都劝过皇帝。皇帝一直忍耐着,朝中都看皇帝什么时候踢走李修致,没想到突生变故,太子监国,李修致的翰林学士反而做得更稳了。

姚丞相喝了茶,看了看眼前两人,才对乔煦道:“大理寺的案子,太子十分关心。丰城行宫的案子还没了,又来一个毒杀案。”

乔煦正要说什么,姚丞相就伸手阻止他,看了一眼李修致,道:“太子秉政,已经下决心要一扫这几年朝中的颓唐。不论涉及的人对东宫来说如何重要,太子公正无私,绝不徇私情。我看太子如此,也是欣慰。”

李修致默默听着。他之前与顾泽行有交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他做学士之后,顾泽行还主动疏远了,他信得过顾泽行的品『性』。丰城行宫案,他一直相信顾泽行是被冤枉的。今天再听丞相这么说,他就知道乔家在这案子里脱不了干系。但既然丞相今日将他们三人聚在一起,那就还是偏袒乔家的。

乔煦应了丞相的话,只说丰城的案子由大理寺断,若乔檀牵扯其中,乔家不会偏袒,只是乔檀也是受了人蒙骗云云。至于毒杀案,与乔家断无关系。

李修致不接他们的话茬。他不是大理寺的人,只能对太子建议,管不了审案。

姚丞相又提点了乔煦几句,又问李修致对大朝会的看法。李修致本不愿多说,但姚丞相是百官之首,也算是李修致的师长,他只能应付。

李修致一开始不明白姚丞相为什么要把他们聚在一起——他与乔煦虽然都是文官,勉强可以说一句都属清流,但乔家已经出了太子妃,可以划到外戚去了。他与乔家又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说着说着,李修致明白了。姚丞相是要确认一件事情。一件不能在太子面前提起的事情,至少姚丞相不想在太子面前明说。一件他认为可以左右朝局的事情。

这件事就是,太子监国之后,朝廷对顾家和顾皇后的处置。

李修致算是太子心腹重臣之一,之前又与顾家有过瓜葛,与顾泽行来往过,还做过顾泽行大儿子的老师。现在姚丞相要把他拉到同一条船上,同一个立场来——反顾。

“圣上从没有废后,顾皇后仍是皇后,太子母亲,将来的太后。”姚丞相终于说了出来。

李修致在心中大笑。

既然姚丞相非要他表态,那他就表明态度也无妨。

“顾皇后虽然是太子的母亲,但太子已经成年,又已成婚生子。岂有成年的监国,需要母亲辅佐的道理。”这是李修致的真心话。

姚丞相终于满意,他点点头:“圣上这一年来,虽因身体疲惫,许多政务未曾有决断,但对顾氏的清理卓有成效。这一点决不能半途而废。”

他完全肯定了皇帝对顾家的清算。既是提点李修致,也是在安抚乔煦——朝中不允许顾家想卷土重来。

李修致还有一半话放在心里没有说。他想说,但顾皇后归顾皇后,顾皇后不可『插』手政务。顾家的案子依然该公平审理,不可因为是顾氏就对冤案视而不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