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行走大宋 > 第26章 拥女榻上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特奏名是宋朝独特的录取政策,用来照顾录取老的考生,宋初赵匡胤规定:凡应试十五举以上未被录取的,可不再经过考试,特赐本科出身,这是少见的照顾『性』质的“破格录取”。

书院里有几个连续几年未考中的,现在做了助教,如果这助教再去参加科举考试,会在考试的履历中要做特别注明。

现在韩清既然做了算学的助教,将来去参加科考之时,会在履历里提及到曾任书院算学助教云云,考官看到这一注释会额外对该考生略有照顾。

加分项这个名词虽然让戚氏听不懂,但是听到韩清说了考上个进士这句话,神情就有些黯然。

“郎君如果考试高中,那就是官爷了,不知道官爷还能不能看上奴家这等...”

“什么话!”韩清急忙打断了道:“考上了就做官,你照样是我的小娘子啊。再说了,万一考不上的话...”

“郎君莫要讲这种不吉利的话,以官人的聪慧,小小进士还不是探囊取物。”

“哈哈哈哈!”韩清乐得搂着戚氏在榻上打滚嘻嘻哈哈。

“对了,还忘了问你了,宫中的刘修仪那边的份子钱一直在给着吧?”韩清突然想到了刘娥,就急忙问道。

“你说的那位刘修仪,现在已经不再是修仪了。”戚氏答道:“去年年末的时候,官家晋封刘修仪为德妃了。”

“升了啊?”韩清自言自语道:“这女人也不容易。”

“竹娘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每次大戏要开演的时候,定要从宫中借一些小东小西来充门面,其实有挺多是根本用不着的。但是为了能给宫中送去钱财,就非要这样做了。”

“做得很对!”他点了点头说道:“这算是一种投资。”

“刘修仪升为德妃之事,也是那出宫来送家具的小宫女告知的。”

“丁婳呢?丁小娘子去过影剧院吗?”

听到韩清问丁婳,戚氏有些幽怨的眼神看了韩清一眼,然后幽幽的说道:“偶尔去一趟剧院,每次都是和那李家小娘子找顾若兮。”

“老丁现在修那玉清昭应宫估计也是忙得五脚朝天吧?丁婳也能有时间跑出来玩了。”

“都是四脚朝天的说法,哪有五脚朝天?”戚氏抓说道:“就你现在这样才算是五脚朝天!”

“哎呦呦,轻点!扯坏了你还用不用?”韩清打趣道。

“听顾若兮说起那丁相公也高升了,现在是参政知事。”戚氏想了想说道。

“这老小子的肚子里花花肠子多着呢。”韩清苦笑一下说道。

大中祥符五年,也就是韩清去往应天府书院读书的时候,在大宋皇宫里出现了几件事:一是刘承珪病故,二是刘娥被封为德妃,三就是丁谓被拜相。

丁谓的这次拜相说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起因乃是王钦若使坏成就了丁谓的高升。

在当今朝廷之上,王旦与官家的关系十分紧密,这王旦历任过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且又加拜集贤殿大学士。官家无论任何事都要与王旦商量。

王旦鉴于翰林学士李宗谔做事认真且学识五车,便有意提拔他为参政知事,也就是副宰相。

但是在当天夜里收到了王钦若拜见官家,明确告诉官家这李宗谔很快就要变得财源广进,官家又要度支大把的钱财了。

官家不明白王钦若的说法,让他细细道来。

李宗谔获得钱财乃是因为即将高升,高升就能获得财与名,但是他李宗谔其实欠了王旦的钱财,所以王旦提报让李宗谔担任参政知事。

在王钦若的犹如绕口令中的诉说中,官家终于听了个明白。第二天在朝堂上王旦果然提举李宗谔为参政知事。(注2)

官家想到昨晚王钦若的那一番话,对李宗谔的升任并未应允,此事于是便被搁置下来。

1 《文献通考·选举考三》,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2 王钦若此举并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告状阴了李宗谔却是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