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行走大宋 > 第65章 疑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是回车!”

“回车?”李小乙重复了一句之后,立刻明白这被贬之人是谁了,但是他并未再做其他的询问,接着又说道:“韩大官人现在把国子监、太学弄得有声有『色』,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佩服!”

“只是给国子监添砖加瓦而已,不足为道。”

“现在的国子监。广学馆,太学馆等都是学生满满,这比起以前的荒凉,差距有如天地。”

“先不说我这的事,今日路过你这里,就是顺便问问,那铜牌可是参透什么了没有?”

李小乙四处打量了一下,然后悄声说道:“目前只得了一块铜牌,尚还不能参透,只能从已有的字符里面推测。”

“推测到了什么吗?”

李小乙摇了摇头。

韩清随便闲扯了一会儿,就告辞而去。在回去的路上,他脑海里一直在想着李小乙恭送周怀信的画面。这李小乙实在是个精明的人,以前称呼自己的差遣为韩提学,现在又改成了老百姓对官员的统一称呼--大官人。但是让韩清最为惊讶的是李小乙的情商居然这么高,因为刚才谈话开始时候,李小乙听到韩清去了回车院,得知看望的人是回车,就不再问了,足以见这李小乙很是懂得人情世故。

这四果本来是一个秘密结社,可是当初韩清和慎从吉掰腕子时候,让李小乙打听,居然能够把慎从吉的官职来历讲述的如数家珍般。现在寇准被安置在回车院,这手眼通天的四果岂能不知寇准被拉下马的原因?既然如此,李小乙并未再提寇准的任何事情,也没再问韩清所说的“老友”是谁,这说明四果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这周怀信怎么能和四果的人有交往?”韩清百思不解。

正当他沉思着迈入到太学馆的时候,正好看到自己的姑夫,也就是当朝副宰相,参知政事王曾正往出走。

这王曾现在是韩清的顶头上司,因为王曾是国子祭酒。

此时的国子祭酒并非明清时期的国子监祭酒。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国子祭酒统一掌领国子学、太学。北齐时国子学改名国子寺,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以国子祭酒后来又称为国子监祭酒。直到明朝以前,国子祭酒或者国子监祭酒,地位等同于国立大学校长。多由宰相兼领,主掌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的政令,以及课试、升黜、教导之事。

王曾目前是参知政事,而且又是远近闻名的大学霸,所以国子祭酒一职一直是他来担任。

“王相公!”韩清看到王曾走过来,就施礼问候。

“中棠,你这是去了哪里?”王曾看到韩清往馆里走,就停了下来问道。。

“出门随便走走。”韩清说道。

“哦。”王曾点了点头,然后就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有些惆怅。

“王相公似乎有些心事?”

王曾听了就苦笑一下,摇了摇头就独自走出了太学馆。

韩清看着王曾背影,若有所思。因为他知道王曾现在朝堂上有些难堪。这个难堪是来自于朝堂上的一位有着大功勋的人--曹利用。

自澶渊之盟之后,曹利用因为在给官家汇报外交战果时候,故意在官家用膳期间不说话,只是比划了三根指头,让官家以为契丹人要价是每年三百万钱,后来用过膳之后唤过来曹利用细问,才知道三根手指头代表着着是三十万钱,这让当时的官家分外惊喜。由于给官家省了大笔的银钱,所以官家对曹利用一直是另眼相看。

如果说出使辽国充分展示了曹利用作为一位外交官优秀品质的话,那么在平定岭南军人作『乱』事件中则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利用作为军事指挥官的卓越才能,他兵贵神速,杀伐果断,一举平定了岭南『乱』局。盯着这些光环,他由此一路高升,先后任枢密副使,升宣徽北院使、同知院事,又进升为知院事,最后升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