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公子卿相 > 第七十五章 名军大将莫自牢(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五章 名军大将莫自牢(上)

老侯爷帐前值守的亲兵少了几人如愿地并没有激起什么涟漪——毕竟侯爷亲兵不同寻常,临时被派遣出去执行什么任务也是常态。

与此同时,汝阳侯府一脉唯一的后人林世卿当众宣布老侯爷重病,卧病在床,暂不参与议事,且不接受探访一事,后经众将商议,老侯爷旧部、南征军副帅方甄代主帅职。

其余,一切如常。

方甄,还有很多人,都很清楚,只要这次南征不出什么大漏子,如今的汝阳少侯爷林世卿回去后,便会顺理成章地承袭汝阳侯府的爵位,老侯爷属下及其旧部——所有姓林或者姓过林的军方势力,都会逐步被林世卿接到手里。

即便林世卿不过刚刚及冠。

而林世卿这个唯一的林家后人虽然年纪轻轻,但不愧为将门大家之后,这几年已在朝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他接手收拢了军权,军政合归到他这个外姓人手中,那么他还会只甘心于做一个举足轻重的……臣子吗?

一直小心翼翼忌惮着他的銮座上的那位会这样顺其自然任其发生吗?

漩涡中央很有可能牵涉其中的那些世家权贵会不置一词坐视不理吗?

天下士子会任由这样一个功高震主的外姓权臣祸『乱』朝纲谋权篡位吗?

方甄四十多了,眼看奔着知天命的年纪去,还有什么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

他从未怀疑过,以林世卿朝内朝外近年积累下的赫赫功勋,撑起汝阳侯府一门上下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方甄也不知道那些已然初『露』端倪的事情倘若有朝一日真的变成现实,他会怎么办。

他实在怕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会让自己失望。

他是林世卿的长辈,同时也是林世卿长辈的下属和同袍,林氏于他有恩——教养之恩、知遇之恩……甚至,救命之恩。

当年周国与梁国边境摩擦,生了战火,方甄年轻气盛带着右翼军一时冒进,身陷梁境漠南,其下右翼军所属突围不能,又无法与大军取得联系,眼见弹尽粮绝不过早晚之事,孰料或许是命不该绝,竟当真让他绝处逢生——只是代价也是惨重的。

得悉同袍浴血被困于梁人之手,一同出征的老侯爷嫡子、内定的下一任林氏家主主将林明臣,同样的年轻,同样的气盛,竟违背中军军令,偷偷带着一队精兵,根据沿途尚未来得及被恶劣的天气掩埋的几点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地『摸』到了梁人的包围圈,沉下气在附近埋伏整整几日,详细制定了一整套营救计划。

又过了两日,林明臣在察觉到梁人已然基本放下警惕,便趁着梁军值守换岗时,留下部分人远远扬起沙尘,营造出援军数量庞大的假象,继而带着余下的部下突入梁军。

林家军之名于边境诸国而言,可谓如雷贯耳,参与围困方甄的梁军将士怕方甄临死反扑,为免己方损伤过大,不愿轻易动手,枕戈待旦警醒得很。但后来见多日未曾有周人来营救他们困住的这位年轻将领,便也不再着急了,猫捉老鼠似的困着,打算等方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将其一网打尽。

原本以为这样的时候不远了,孰料远处倏然烟尘弥漫,竟是周人增援来救了!

慑于汝阳林氏之名,梁军上下不觉俱是心中一颤,脑中大多只剩下了一个“跑”字。

正这时,被破坏了好事的梁军主将刚骑上马,咬牙切齿地望了一眼远处遮天蔽日的烟尘,夺过身旁一位将士手中的硬弩,挽弓拉箭,细细眯起眼睛,瞄向一人——

另一面,方甄见人来援,当机立断招呼部下迅速和来援友军聚到一处,齐心协力之下,不过片刻便成功撕开了一面口子……

生天近在眼前。

方甄砍落面前数名碍眼的梁人骑兵,拨开重重弥漫的烟尘,已然看到领头几人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嘴一咧,嗓子眼里那声兴高采烈的“明臣”正要叫出口,却见敌军一只精钢短箭带着疾啸穿云裂风而来——硬弩『射』出的精钢短箭曾『射』穿过玉石铁板,人体在它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那箭连续贯穿了两个人才安然停在了第三人的胸口处。

那人眼中的光都还没来得及熄。

林明臣。

那是违背军令,为了营救跟他袍泽多年的挚友而冲到前面的,下一任林氏家主的,胸口。

他身边两位亲兵没有思考就纵身挡在了他身前,却仍然没能改变结果。

梁军放过暗箭佯作反攻之后便要遁走,远处周军做假和知情的将士不知此间新况,不敢逗留太久,正照着原计划且战且退。可方甄亲眼见此却无力阻挡,目眦欲裂,双腿狠狠一夹马腹,四蹄如飞,立时扬出四道纷飞沙尘。

——他只是想要趁机捞了中箭落马的林明臣就走,可当将人捞过来去探呼吸时……

以方甄为首的一众周军将士当即疯了。

……

夕阳残照,黄沙披血。

——两败俱伤。

方甄和仅剩的几位小将士是后来的周军从沙子里挖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