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樊梨花
樊 哙本是汉王将
梨 树下面把酒尝
花 开花落随刘邦
女 儿情长放一旁
中 原逐鹿马蹄扬
豪 气冲天仰天望
侠 影剑气震四方
藏头诗·樊梨花
移 情时代数风流
山 外青山景依旧
倒 影镜湖心起浪
海 风阵阵解乡愁
樊 妹奇才多智谋
梨 园惊艳暗香传
花 中魁首赛牡丹
藏头诗·樊梨花
威 名赫赫一红颜,
宁 死不屈两肝胆。
侯 门五锡谁得似,
樊 家女儿千古鲜。
梨 蕊欲吐天外香,
花 容已教天下传。
麟德年间,窦德玄做正卿,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有次奉使命去扬州,渡淮河的时候,渡船离开河岸已经几十步了,窦德玄无意中回头,发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手里举着一块小手帕。窦德玄自忖道:“太阳就要落山了,今天再也没有船摆渡了!”便下令船家回船,载那人一起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发觉那人十分饥饿,又把饭送给他吃。
窦德玄过了河后便下船,想不到那人也跟着他向前走,一直走了几里路。
窦德玄就问他:“你现在打算到哪儿去?”那人道:“我是阎王殿前的鬼使,现在去扬州追赶窦大使。”窦德玄问:“大使叫什么名字?”鬼使道:“叫窦德玄。”窦德玄听了十分害怕,于是立即下马叩拜鬼使说:“我就是窦德玄!”鬼使道:“你能容我乘船,又赐给我食物。先便暂时放了你,不过你要尽快念诵佛经一千遍,我才可以救你。”
事过一月,窦德玄念诵佛经已经超过一千遍了,那个鬼使又来了。鬼使说:“经数已念足,我保你没有危难,但你现在必须跟我去见阎王。”窦德玄答应了。不一会儿他就断了气,不过第二天他又苏醒了。
据说他死后跟着鬼使走进一个宫殿。鬼使说:“你先停一下,我先进去禀告大王!”鬼使就进去了。窦德玄在屏风后面听到阎王对鬼使说:“你和他做了手脚,该打三十棍!”鬼使不久退出来,袒露肉体给他看,窦德玄再三表示歉意。这时一个穿紫色官袍的人走下殿阶对他说:“他就是阎王,你念佛经,有很大的功德,现在不该到这里来,你先回去吧!”
窦德玄走出殿门时,那个鬼使又赶上来说:“当初我饥饿时,你送的食物我都没吃,另外还欠你船钱,现在都一并还给你吧。”窦德玄问鬼使自已将来做什么工作。鬼使说:“从现在起,你改做殿中监,接着做大司宪,接着任太子中允,接着任太常伯,接着做左丞相,到六十四岁时为止。鬼使说完就告辞了。
窦德玄向外走了几步,好像掉进了一个深坑,就这样又复活了。
却说和静县主(李元吉之女)的丈夫叫薛元超,因为好学又善于文辞,参与过《晋书》的修撰,所以结交了一帮文学朋友,免不了经常有诗词唱和之类的应酬,和静县主对此颇多怨言。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出任饶州刺史,离开了京城,应酬更加多了,还与不少歌女保持着那种关系。和静县主不是吃素的,但她喜欢吃醋,毕竟她是李治的堂姐,就派人回京向皇帝告状。
不久李治下旨责问薛元超,为何让和静县主受委屈?薛元超回答说:陛下,这都是酒精闹的,臣已打算戒酒了!把偷情的事情归罪于喝酒,因为酒可乱性,是个不错的借口。现代男人发生婚外情,这样的借口也很常见。
却说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履行道:差不多。
李治又问:那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870万户。
李治大惊:那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
高履行沉默不言。
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那隋朝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呢?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道:原来贞观之治,就是带着隋朝几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50年的粮食……
高履行心里话:这是你说的,我没有说。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而大隋时代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来的粮食,却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