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闻言默默退下。
长孙无忌翻一页书,暗道:这书注的确有独到之处,可惜以后我没有看。
李世民会派兵出城,长孙无忌早有预料。
李世民为了他的身后名绝不会让李承乾继位。
不一时年轻的书吏再次走进来。
“启禀仆射,军政学院的学生全副武装,朝升道坊去了。”
长孙无忌听了皱起眉头,猜想军政学院,这个时候出击是为什么?
李承乾到长安城下了?
要走通化门进城?
还是……
……
一连串的问号从他脑子里冒出来。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的呼吸都快了数拍,过了一会儿,才不耐烦地道:“去禀知晋王殿下。”
书吏看了看依然用书挡住脸的长孙无忌,默默退出去。
……
晋王府,李治一身银色铠甲,肃容端坐正殿,大殿两边坐着数十员年轻战将高谈阔论。
他们皆是长安城中反对李承乾的勋亲贵戚府上的子弟,平日意气风发惯了,到了此时也全不担心。
这些人有的支持长孙无忌的,有的支持李治的,此时都以支持李治的名义来晋王府帮忙。
这些人都是出身权门贵胄,身份比正在攻击升道坊的人高出许多。长孙无忌为免李世民多心,不敢把他们聚在身边,指使他们都来晋王府。
起初李治见有这么多权贵子弟来晋王府,还很高兴,但不久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此刻,李治坐在那里,浑身紧绷,两只手紧紧握成拳头,作出随时领兵出城与李承乾决一死战的样子。
“报——”
从门外传来一声长报。
李治从正门往外看,只见一个银甲小将举着令旗,已经大踏步走上殿前丹墀。
两边的战将闻声,都侧身扭头往外看去,见是报信的,就又开始议论了。
有胆小的道:“是不是李承乾的大军打进长安城了?”
被旁边的人呵斥了道:“别乱说。”
……
……
也有胆大的,浑身激动地道:“陛下出城了。”
“咱们也该出城去了。”
“对跟着陛下,咱啥都不怕。”
……
李治坐在上首,听见这些话脸色不由阴沉几分,待银甲小将一走进大殿,便沉声喝问道:“何事?”
听见喝问,殿里其他也就安静下来,李治心里略感得意,面上依沉着脸看着银甲小将。
“启禀晋王殿下,虢国公率领三万大军从玄武门出城。”
“好!”
这个消息一出,不待李治说话,左边首坐上的赵瑰,就忍不住击掌叫好。
接着更是站起来,朝众人一挥手大声道:“虢国公是陛下的心腹大将,由他领兵,李承乾手下的那些土鸡瓦狗,还不望风而逃?”
其他人也跟着兴奋起来,觉得赵瑰说的有道理,纷纷出言道。
“我们也出城去,跟着虢国公去打李承乾。”
“同去同去!”
“不能错过这么好的立功的机会。”
……
……
“都住口。”
李治阴沉着脸大声喝道。
殿下瞬间一静,然后众人都看向李治。
李治阴沉着脸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想以此压服众人,却被一个声打断。
“晋王殿下,虢国公都出城了,咱们现在不出城,等虢国公擒下李承乾,就晚了。”
说话的仍是赵瑰,李治被他气怒火中烧却无可奈何。
赵瑰是唐高祖最小的女儿长乐公主的驸马,论辈份是他姑夫,年龄比他还小,出身将门生性轻佻,且好大喜功。
历史上李治当了皇帝差着辈份,跟他做亲家,李显娶的第一个媳妇就是赵瑰的女儿,后来被武则天活活饿死了。
现在李治说什么也不敢得罪赵瑰,他父赵绰是千牛卫大将军,现在就在玄武门后头的瓮城里,是李治以后还要倚重的人。
李治不理赵瑰,看见报信兵还站在殿里,便大声问道:“还有何事?一并报来。”
殿里人一听还有消息,这才停下,都看向报信兵,看还有什么消息。
“启禀晋王殿下,军政学院的几百学生,都去进攻升道坊外的长孙涣了。”
“好大胆子!”
赵瑰闻言大怒,起身喝道:“这群大头兵,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如今,李承乾都自身难保,他们还敢出来,打他们去。”
立即就有有出声道。
“晋王殿下,我们先灭了这军政学院,让长安城的人都看看,我们可比这些大头兵差?”
……
……
众人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显然对皇家军政学院怨恨已深。
当年李承乾办皇家军政学院时,要求只从普通立功士卒中招录学生,此举得罪了很多将门子弟。
尤其是这几年,李承乾主政重用皇家军政学院的学生,挡了很多将门子弟的晋升之路,这些人不敢恨李承乾,都把仇记在皇家军政学院的学生身上。
此时,听说军政学院的学生这个时候出来攻打长孙涣,一个个都热血上涌,想借着李治的势把军政学院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