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天神圣典 > 对中国上古神话的一些分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中国上古神话的一些分析

在下对中国神话认识浅薄,远远比不上网上的大拿们。不过既然《天神圣典》写的是世界神话,中国的上古神话(不含佛教、道教等后期神话)又是无法规避的问题,所以斗胆把昨天在网上看的一点东西说一下。

总体感觉,以华夏神话是一个线索明确、完全起源于本土的体系,受外来文化影响是有,但不太大。神话人物的“神属『性』”比例小,神对人类几乎没有干预,基本上是“把先祖神话化”的这么一个体系。

华夏神话的主要体系大家都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夏朝,这个体系从时间线上还是挺完整的。

先说盘古,创世神话的编撰往往晚于其他神话,盘古也不例外。盘古神话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着的《三五历纪》,晚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载。

此外也有伏羲创世和女娲创世的神话版本,但是伏羲和女娲的创世故事也比以他们为主角的其他故事要晚。

所以到底谁创世不重要,重要的是别的神话先有了,故事得有个开头,所以必须得有个神来创世。那么还是尊奉盘古创世为正宗吧,毕竟伏羲和女娲还有别的工作要做。

再说女娲。受到男权意识的影响,女娲的地位有时候在“三皇”之上,有时属于三皇之一,有时在三皇之下。但是综合来看,女娲应该比三皇要早。她是母系氏族的代表,远古对女『性』生殖崇拜导致了她用泥土造人的传说,从逻辑上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中国神话版本众多,有的说法是女娲氏是一个独立的氏族部落,和父系氏族的伏羲是同一时代,然后又形成了女娲和伏羲是兄妹的神话,给他们加了一个叫华胥的母亲,于是他们成为了一对并列的对偶神,一起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婚姻制度。

女娲接下来是三皇: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发明文字等)、神农氏(发明农业和医疗),明显代表了原始社会技术发展的历程。

然后是黄帝到夏代以前出现的各种神话人物:颛顼、高辛(帝喾)、大皞、少皞(少昊)、刑天、共工、蚩尤、尧、舜、禹等,最后开启了夏朝。

然而除了盘古是100%的神、女娲和伏羲约有50%的神格之外,从炎黄到禹基本上都有各总资料去证明他们“真有其人”,至少是真有其部落,甚至有对应的考古遗址。

所以说,中国的神基本上是把祖先进行神化,变成的神,和外国的神(我实在不想用“西方神”这个词,因为中东和印度都属于“东方”)是有本质不同的。

外国的神和人是截然分开的,再怎么人格化的神也始终是神,和人类泾渭分明。而且他们还极大地干预人类社会(比如基督教、佛教)都会制定各种戒律,指导人的生活作息,教导人惩恶扬善,恶的下地狱,善的上天堂或极乐世界等。

中国呢,伏羲女娲黄帝什么的会跑来对你指手画脚吗?好像不会。

这么看的话,他们似乎都是些祖宗神,我可以拜你,但你也管不了我,有些逝者俱往矣的味道。

以上提到的中国神话人物基本上最早都记载于先秦的各种典籍上。问题来了,之前的记载呢?

之前的文字只有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钟鼎文),两者都属于刻在祭祀、占卜用具上的文字。

这些文字有没有一个字提到女娲、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呢?似乎没有(有的同学请告诉我,只查了一天资料的我不胜感激)。

伏羲女娲黄帝明明在商周之前的人,即使是甲骨文没有记载,但是一定有民间一代代的口口相传,所以才在先秦时期整理成各种文字记载,不可能是先秦时的人一股脑『乱』编出来的。

只能说,商周不祭拜这些先祖,而后来的人才祭拜伏羲女娲炎黄。给人感觉是——断篇了。

甲骨文、金文卜辞中有没有记载神呢?有。

商朝人崇拜“帝”,偶尔称为“上帝”(这个词最后被用在了耶和华身上)。“帝”就是昊天上帝,老天爷,自然力的主宰,其下有四方神:雨神、云神、风神、日神。此外商人还问卜土地神。

此外,甲骨文中“神”这个字没有偏旁,只有“申”这个字,字形很像雷电,说明雷电是神的象征。

此外还有什么神吗?没有了。他们的神系就这么简单。可以看出,这些神都和农业有关,都是抽象的自然神,人格的成分极少,也没有具体的名字。

月亮星辰对农业生产没什么作用,所以也不去崇拜,看来老祖宗们的思维是很实际的。

然而最奇怪的是,整个商朝“帝”不享祭(就是不祭祀上帝),而祖宗享祭,“帝”就是个问卜祸福的对象,但是祖宗才是大规模祭祀的对象,无论是牲口还是用人祭都是大排场、夸张的。

对此学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祖宗才能帮他们在神面前说好话,所以只祭祀祖宗;一种是说“帝”实际说不是神,只是主持祭祀的祭司,所以“帝”能呼风唤雨只是巫师能呼风唤雨,向“帝”问卜只是向祭司问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