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驭兽农女:庄稼汉子宠媳妇 > 第706章 我想知道细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大全也慌,不敢看王心巧的眼睛,说道:“是啊是啊,我就是喝点水,这就回去了。”

完说低头快步走。

王心巧看两人的样子冷笑,说道:“看你们,慌什么,我又不会告诉开立。”

杨翠霞很快就恢复镇定,扯着大嗓门笑道:“哈哈,你告诉呗,我们又没啥见不得人的,开立不是小心眼的人,你告诉他他也不会多心。”

“哦,是啊,开立确实不会多心,恐怕是‘少心’了!”

杨翠霞往她近前走,说道:“你看,说什么呢,再说旁人真误会了,对了,你不是走了么,怎么还在马场里。”

王心巧怕她走近看出自己带了金子,驱马继续向前,说道:“我看了看马,选几匹种马出来,其他的公马要送到军营去。”

杨翠霞见她不停马,便也站下了:“哦,那你快回去吧,我要也包豆包了,明天我让开立给大哥带过去。”

“好的,麻烦你了。”

王心巧说完已经走到大门,驱马出去了,杨翠霞也像没事人一样回了厨房。

王心巧回头看着暗想,怎么,安心了?以为我还像从前那么傻,什么都不知道?哼,也太小看我了,这次咱们就走着瞧!

她出了马场没直接回镇子,到河湾村的岔路上转头,朝村子里走去。

她这次回来也有些天,却一直在忙,没时间到侯氏这里来,也知道侯氏得到渠开远照顾,生活不成问题,没那么担心,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

来到侯氏家门口,她从马上下来,没有拴马,告诉它不要让任何人靠近,尤其是它背上的口袋,不能让任何人拿到。

然后才走进院子。

侯氏的大可已经去世有一段时间了,他的父母的悲伤减轻了一些,情绪恢复过来,能帮一些家务了。

现在他们都知道,这个家靠女儿撑着,尽量为女儿分担。

王心巧进来的时候,侯氏的老爹在院子里劈柴。

王心巧一年之前见过他,那时候还没觉得他有那么老,可是现在再看,这老人背也驼了,腰也弯了,满头的头发全白了,好像瞬间老了十岁。

虽然不是自己的父亲,王心巧看了也揪心,人的一生怎么那么坎坷,要经历这么多,哪怕一生顺遂,最后也免不了病老死,感觉真是很凄凉。

“大爷,腊梅在家呢吗?”

侯氏父亲回头,看清是她说道:“在家呢,在屋里做饭呢,你快进屋吧。”

时过境迁,王心巧再登门,已经不当初和渠开远来帮渠开立接侯氏回家时的情景了,老人对她十分客气,知道她是善良之人,帮助自己一家。

王心巧进了屋子,见到侯氏竟然也在包豆包,她惊讶地说道:“腊梅,你也包豆包啊?”

侯氏没想到她突然出现,惊喜地站起:“巧儿?你怎么来了?我、我是在包豆包啊,怎么,你也包了?”

“哦,不是我,是别人。”

侯氏两手都是面,想要拉她又觉得不合适,连忙去洗手,说道:“你快进屋,我娘在屋里呢,你们先坐着,我给你泡茶喝。”

王心巧忙道:“泡什么茶啊,你跟我客气什么,我来是找你说话的,咱们坐一会儿就行。”

这时侯氏的娘也从屋里出来了,热情地说道:“哎呀,他大嫂来了,快进屋,进屋坐。”

侯氏知道王心巧不喜欢这个称呼,纠正道:“娘,什么‘他大嫂’啊,早就不是了,还是叫‘他大姨’吧,我们俩论姊妹了。”

“哎哎,他大姨,快进屋吧。”

王心巧对这些称呼也是无语了,在这母亲的客套之下进了屋,不等侯氏做什么,她娘就已经把家里称得上好吃的东西全都翻出来,连孙子的零食都拿来放在王心巧眼前,让她吃这个吃那个。

王心巧哪好意思,跟她客气了半天,然后跟侯氏进到小屋,两人说起悄悄话。

王心巧这才说道:“腊梅,其实我今天来,是来问你点事的,当年你跟杨翠霞出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侯氏发愣:“你怎么又问我?我不是跟你说过好多遍了么,是她带我出去,然后把我扔下回来跟了开立,可你就是不信,还问我干什么。”

王心巧说道:“不,现在我信了,我想知道细节,她到底怎么骗的你,你是怎么和她有的来往,来往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你都跟我讲讲。”

“你怎么突然有兴趣知道这些了,行,那我就跟你说说……”

侯氏就慢慢讲起来。

当初杨翠霞刚与渠她有来往的时候,并不是先接触的她,而是认识的渠燕春,因为那时候渠燕春死了丈夫,杨翠霞也是寡『妇』,两人同病相怜,偶尔说说话,熟悉起来,杨翠霞就往渠家来了。

说起来侯氏也搞不清,怎么冲着渠燕春来的杨翠霞,就莫名其妙地跟自己亲近了,然后赢得了渠家全家人的好评,就连渠开立也说,杨翠霞能干又本分,守『妇』道,是难得的好人。

侯氏自然也就愿意和杨翠霞在一起。但是后来却慢慢发现,在渠开立眼里,杨翠霞哪里都比自己好,渠开立越来越看不上自己,而自己也对他越来越多的怨气。

现在想想,那些怨气的矛盾点确实在,但是从前她可以忽略,而和杨翠霞来往之后,往往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让她意识到这矛盾的存在,因为这矛盾又想到其他矛盾,越来越让她觉得,自己没嫁到一个好男人。

再后来什么边关的小伙子都娶不到媳『妇』,个个都把媳『妇』当成宝之类的,也都是出自杨翠霞之口,但却都不是直接说的,只是委婉的提点。

那边有好的比着,自己的男人却越来越差,侯氏自然也就生了想换丈夫的想法,只因为舍不得儿子,她才委屈地忍了又忍。

最后和杨翠霞“商量”,两人觉得,与其过现在的苦日子,不如再去找个好人嫁了,杨翠霞的女儿大了,侯氏的儿了有姑娘和『奶』『奶』,再差也不会流落街头,所以两人就一起出走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