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侠武无敌 > 第383章 议战武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枫等人前往之所,正是与少林齐名的另一武林泰斗——内家之宗武当派。

武当山上武当派。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太岳”之称。

因武当山与嵩山相隔不远,华枫在少林寺之时,还是秉承一贯做法,从道宗主持、道法方丈口中,探知了武当派当前之大致情况。

……

武当派,又称武当道。

起于元而兴于明,以真武大帝为供奉主神。

早在汉魏以前,就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武当山隐居修炼。

元末,武当山惨遭兵焚。所有殿宇,均被毁于一旦。

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崇奉“真武”之神,先后命人大修武当山宫殿,共建成八宫二观,以及金殿、紫禁城等。

经过数百年励精图治,武当派又重现辉煌,如今更是声望日隆,隐隐有与少林寺并驾齐驱之势。

……

据考证,武当之名有三个由来。

一则,道家真武大帝曾赞誉武当山:“非真‘武’不足‘当’之”。

是以,称之为武当。

二则,“武”,止戈也。如果无举戈之勇,又哪来止戈之说?因此勇者无畏,仁者无敌。

“当”,及时、果勇也。身为武者,必须当机立断,敢作敢当。

是以,称之为武当。

三则,武当派创建鼻祖张三丰,希望武当弟子,既要有行侠仗义、长剑出鞘的勇气,也要有及时收剑归鞘、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仁心。

是以,称之为武当。

……

武当派源远流长,流传甚广,分支林立。

久而久之,形成了诸多门户。

其中,比较着名的有王屋山邋遢派、蓬莱派、隐仙派、犹龙派等,近二十支之多。

武当派功法繁多,内家拳、太极剑、纯阳无极内功、梯云纵轻功等,均极为天底一等一的厉害功法。

据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内家拳法,均是由武当内家拳繁衍发展而成。

武当内家拳的功法特点,主要是运气功、强筋骨。

……

武当派自张三丰创建以来,就极度注重内功修养。

其内功修炼进境与其他功法相比,恰好相反。

别的内功心法是先快后慢,也就是入门简单,精进却难。

而武当派的纯阳无极内功,却是初始极慢,越往后越快。也就是入门极难,入门之后即可一日千里。

纯阳无极内功修炼有成之后,对敌之时偏阴柔、主呼吸、用短手,讲究“六以”: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驭力,以气运身。

……

张三丰自立派伊始,就主张三教合一,以“道统”为三教之源。

他认为“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之机,具造化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之根基、万物之本初、万物之主宰。

张三丰晚年之时,对修仙成道颇有心得,强调欲修仙道,必先全人道。

是以,严格要求门下弟子,要以修心炼『性』为首。

心至则『性』至,『性』至则法至,法至则力至。

讲究自然而然,力求水到渠成。

……

听完华枫转述,众人惊叹之余。不由对张三丰其人大感佩服,敬仰不已。

自创武功,自建门派,武功超凡入圣,做事侠义为先,心『性』淡定平和,见解奇特独到……

也只有如此人物,才能创建如此大派。

同时,也对张三丰自创的武当功法大感兴趣,迫不及待想要切磋交流一番。

……

经再三考虑,华枫决定此次交流,仅较量四场。

第一场,拳法。

主要切磋武当派内家拳法,感悟其“以静制动,贵柔尚意,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等精髓。

体会其“借力打力”、“冲虚圆通”、“四两拨千斤”等成名绝技。

第二场,轻功。

武当派梯云纵轻功名扬天下,以“身形轻巧,高低随意,进退自如”着称。

而华枫一行,擅长轻功的好手极多,势必得较量一番。

第三场,剑法。

“圆转如意,绵绵不绝”的太极剑法,为天下阴柔剑法之最!

此番前来,如任勇这般剑法痴『迷』者,又岂能当面错过?

第四场,内功。

武当派作为内家正宗,其“纯阳无极”内功,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内练脏肺腑、外练筋骨皮。

以气息悠长见胜,常以内力伤敌于无形。

……

一听只切磋四场,顿时不满之声轰然而起。

连孟起、段今朝如此心『性』沉稳之人,也是一脸诧异之『色』。

切磋四场,意味着只有四人有机会上场。

太可惜了,多好的“磨刀石”、多好的磨砺机会啊!竟然就这样白白错过了。

可以说,如果是单纯的交流武学、磨砺武功,武当派确实是最佳对象。

天下仅此一家,再也别无分号。

少林派虽然武功强横、绝技众多,但其武学太过博大精深、玄奥难懂。而且交手之时,少林高僧也是佛『性』满满、无意争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