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网游帝国之崛起 > 第381章 正心 诚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李同知对自己表忠心,刘莽的初级管理体系基本架构完成,只需要最后一步,自己的商业体系将会彻底的成型。

如果自己能完全掌控这最后一步,只要不触碰帝国的底线,那么自己算是拥有了初步的不灭金身,自己的商业体系能允许自己出现一些小的失误,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死。

人生如逆旅,而我亦是行人,这一路上,自己的运气足够好,有众多的贵人相助,但是也付出了许多,三思而后,谨言慎行的同时不断作死。

回到自己的房间,刘莽拿出了计划本。

今天下午的一番话,对自己后续的计划有很大的影响,至少之前看来虽然后患会很大,但是能增加自己到时候竞争的砝码,因此颜丹青在之前知晓刘莽心思的情况下也同意了的计划在现在看来必须要进行更改或者直接舍弃。

这一部分计划不算多,也不算核心内容,但是就算有严重的后患也要执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比如之前刘莽一直讳莫如深的融资计划,就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除此之外还有十多项可以单独列出来的计划。

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从决战的战略意图转成持久战,这么多计划改变,必然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战略计划,自己这边先出一个粗略的计划内容,至于之后的计划,可以直接召集智囊团进行集中讨论。

一人智短,两人智长,智囊团的创立就是为了这个时刻。

随着战略的核心目标已经改变,刘莽的人事计划也开始改变。将李同知转成部长,这个道理前面刘莽已经说过,但是一直迟迟不让李同知进行转正,能力方面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刘莽就是为了等后面小莫接手让小莫将他转正,也算一个人情。

而如今这个人情自己用了,将李同知转正之后,还特意以训话的方式让他做主游戏部的绝大部分事情,同时又让张楚插手游戏部的事情,之后自己再以谈心的方式表达对他的信任,同时让他向自己表忠心。

这一环的人事安排,刘莽这个老板算是已经开始挑拨离间管理层们之间的关系了。

小桦一直说自己纯真善良,也许曾经真的是,但是后面刘莽已经发现自己这一个人意见变得非常的伪善,一边喊着真善美,背地里却充满了算计。

对于小莫,刘莽一直软言好语,将他洗成了自己一个忠实的粉丝,但是随他而来的张楚,刘莽在放权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削权,现在甚至开始设置障碍了。

小莫对得起刘莽,刘莽在承诺上的行事却已经对不起小莫,这不是一次两次,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心态,而且每一次刘莽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再顺势收一波小莫的心。

所谓的圣母婊不外如是,或者应该说所有的圣母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婊性。

只不过有些人三观极正,行事也端正,所以就算负了一些人,他们依旧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伟大的人。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自古忠孝两难全,因此负孝尽忠之人伟大,受人敬仰,对帝国而言是圣母,对于家人而言却已经算是能被理解的标准的渣男渣女一枚。

但是有些人则是打着圣母的旗号,宣扬所谓仁爱的心,为了自己所谓的道德和理念,做着损人不利己,甚至触犯传统道德观念以及法律的不是正常人该干的事情。

所谓满嘴仁义道德,行事不忠不孝,喊着真善美,却是一肚子的自私自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一类人则将自己所有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别人之上,将自己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建立在正常人的痛苦之上。

不当人子。

刘莽收起对于小莫的愧疚,自己终究不是圣人,而且以现在的刘莽看来,以前拥有要当一个圣人这样的想法究竟该是多么幼稚,又该多么的天真。

孔子说七十而随心从欲不逾矩,这个时候才修行到了圣人的心境,孟子说吾四十而不动心,也不过不惑而已。因此金圣叹能连写三十九个动字来回答“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的问题。

自己不过是得了些际遇的农家子,无论心境修养还是道德树立,或者是文采出对都不过是下下之人,自然就只能尽力做好自己。

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做着普通人该做的事,向往着圣人的心,不会成为人人唾弃的圣母婊就好了。

至于带着一点婊性,人性本私,做不到大忠大义的牺牲奉献精神,做个未曾危害社会小民小户就很好了,至于对社会多少有些贡献,那就是自己如今的状态。

终究在待人接物方面欠缺太多,情商又低,起家太晚而又底蕴不够,无法做到事事尽善尽美,就只能辜负一部分人。

原始的资本积累是罪恶的,没利用法律的漏洞,刘莽这样的罪恶算是好的了,而且白手起家之后为了事业能健康发展,就算因此感觉到困就辜负一部分的人,也是所有老板的应有之意。

不然从古至今,怎么会发生那么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就算不烹不藏,也要杯酒释兵权。

刘莽目前虽然还没走到这个程度,但是已经开始预演。

一边粗略的调整着未来的计划一边在进行自我的反省。所有计划的制定应该符合制定者本身对于未来事物发展的判断,同时也应该符合实施者本身的性格,这样才能保证计划能够顺利的被执行。

反过来说,制定计划同时应该符合自己未来的人设,也就是所谓的性格塑造。人生来并不完美,只不过随着不断的做事,不断的成长,才会变得完美。

这一个过程之中,如果一切计划妥当,按着自己当初的想法来不断的前行,那么自己终究会活成当初想要的模样。而有些人则因为各种因缘际会,事情的不断变动,人生浮沉之后,活成了当初自己讨厌的样子。

所以,对我自我的明确认知之后,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好的计划,也就是所谓的量力而行,所谓的人贵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