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晏北做了城主以来,城门口来往出入便皆无费用了。
入城后,叶殊径直去了医馆。
鸣山城中医馆并非只有一处,但这一家却是颇有些年头了,里面虽只有一位老大夫,但他颇有医德,医术也很高,故而很受城民尊敬。
医馆不太大,门口有『药』童守着,见到叶殊走过来,就问道:“你是看诊还是抓『药』?”
叶殊说道:“前些时日受了医者的看顾,如今来送谢礼,烦请小哥帮忙通报一声。”
『药』童听他这样客气,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忽而说道:“我认得你,确是在这里调养了几日。我这就去同师父说!”语毕他急急忙忙就走进去,没多久很快出来。
叶殊立在原地没动,听见动静看过去。
『药』童就说道:“师父说请你进去,快来。”
叶殊便同他进去,一路上左右看了看,并未见到有人看诊,只有人在寻『药』童抓『药』。
那老大夫则坐在正堂『药』柜前,也正看了过来。
叶殊颔首示意:“老丈,晚辈前来拜访。”说话间,他将背篓取下,从里面掏出一包袱『药』材,放在老大夫的面前,“前日里去山里摘了几株『药』材,其中有品相不错的,便想拿来换几个银钱使使。
老大夫温和地笑笑:“让老夫瞧一瞧,若是好的,老夫便都收了。”
叶殊点一点头,主动将那包袱解开。
霎时间,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气便传了出来。
老大夫微微吃惊:“后生,这些『药』材『药』『性』颇足啊。”他一边说,一边仔细查看起来。
“三七、黄芪、五味子、地黄……”老大夫一样样看过去,最后目光落在了几片暗红『色』的山芝和一根有手指粗细的参上,“山芝还小,不过这参倒有五十年『药』龄了。”
叶殊说道:“能采到这颗参,也算是运道好。”他略顿一顿,“当初晚辈能迅速恢复,多亏了老丈的关照,晚辈身无长物,唯有刚采到的这一颗参尚看得过去,便将其送给老丈,还望老丈收下。”
老大夫一怔,旋即推辞道:“后生不必如此,当日都是少城主心善,老夫只是适逢其会罢了。这一颗参能换百两银,不是小数目,后生拿了银钱,手头也可多些积蓄。”
叶殊摇了摇头:“老丈不必推辞。诚然当初是少城主救了晚辈一命,但老丈对晚辈多加照顾,还允晚辈翻阅『药』书,若是老丈不肯收下这参,晚辈实在心里不安。”说话间,他从衣襟里取出包好的那『药』书,也推了过去。
老大夫接过『药』书,看向那颗参时,却是眉头微蹙,似有为难。
叶殊又将那背篓一指,说道:“还请老丈先收下参,再为晚辈算一算其他『药』材能值几何。此后晚辈还要去一趟城主府,给少城主送些山货,聊表谢意。”
老大夫看一眼那背篓,终于还是说道:“后生有心了。”他不再推辞,但在收他『药』材时,便多算了些银钱。
叶殊早先在此调养时,因善于观察,已知这些『药』材大略价值几何,便将多余的推了回去,再不多言。
那老大夫也只好摇了摇头,将多给的银钱收回去了。
红鸳见他处处关心自己,不由一笑:“殊少爷,多谢你了。”
说时两人与往日一般,寻一处坐了。
红鸳看向叶殊,欲言又止。
叶殊便『露』出一丝鼓励:“若是红鸳姐有何处要我效劳,但说无妨。”
红鸳连忙摇头:“并非是有事相求,而是……”
叶殊看他,状似关切:“而是什么?”
红鸳很是犹豫,期期艾艾:“若是……若是有人心仪另一人,恰她手里又有一样对心上人颇有好处之物,那人……殊少爷,你觉得那人该如何是好呢?”
叶殊暗道一声:果然!
虽说叶殊认定红鸳自私自利,不会得了“神功”后立即告知叶俊,但若红鸳当真爱慕叶俊到想也不想便将此物献出,倒也算是对叶俊真心实意,他或者要改一改原本的打算也说不准。如今见红鸳当真将其瞒下,眼神闪烁,似乎不必他来挑拨,自己便有了些打算……就叫叶殊心中泛起一丝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