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次的作坊是池夏单独和军中的人合伙开的。明面上属于池夏一人,实际上却不是。池夏也没有入商户的打算。只是这事儿很是私密,除了少数几个,鲜少有人知道。

洗羊毛、刷羊毛、晾晒、染色、纺线,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处独立的处所。分别由韩三儿、魏三红、荷花、以及成芳管辖。成芳就是最早跟着池夏的十人之一。

这样做主要是防止纺线技艺的外传。尽管池夏知道迟早有一天会传出去,但主动传跟被动泄露完全是两码事。能晚一天是一天,至少在匈奴人反应过来时,她们能狠狠的赚一笔。到时就算他们获悉了羊毛的秘密也不要紧,她们这边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无须担心原料供应问题。想必在此之前,西北的畜牧业会得到显着的发展。

之后的发展跟池夏此时预料的差不多。市场对羊毛的需求刺激了老百姓对养羊的热情。短短一年之内,羊的数量整体翻了几倍。尽管如此,羊毛仍然供不应求。

塔吉古力也如意成为了池夏最大的供应商。可以说,若没有对方的帮忙,她的店还不会开的那么红火。

毛线的出现打破了冬天穿棉衣的壁垒。毛衣毛裤渐渐在西北流行起来。哪怕是不怎么富裕的穷人也可以负担的起毛线的价钱。再加上池夏专门传出去的大众的针织法,使得毛线在冬天更是大旺。

来往西北的各路商队第一时间嗅到了毛线的商机。不用池夏去找,商队的人主动上门询问。

赵氏每天接待那些人,乐的都快找不到南北了。只不过现在他们手里的存货应付本地市场还可以,大批量的批发出去完全没可能。只能限量。

商队们对此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好话说尽,希望池夏能再多给他们一点。若是可以,池夏何尝不想答应下来?这不是确实没有难么多货么。最后,通过竞拍的方式,最大的马家商队拔得头筹。

除了毛衣毛裤,毛线的其它小玩意儿层出不穷。千万别小看古人的创造力。就拿她自个儿的店来说,各种精美各种形状的成品摆的满满当当。曾经她一度认为那些都是艺术品,可见其有多逼真。

毛线虽然大热,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会缩水日晒易泛黄等等。但跟保暖比较起来,那点缺点都不算啥了。

毛衣毛裤的问世,使得天凤国的百姓冬天能安然过冬。往年需要的赈灾也大为减少。作为一国统治者的女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一声令下,有关池夏生平的调查报告不到半天出现在女皇的御案上。

想起几年前的炕,再看看手里的毛线,女皇对池夏升起了一股好奇。若是她治下的百姓能多几个像池夏那样的人,天凤何愁不强?本来女皇有心把池夏调回京城效力,但一番思索之后,放弃了原先的想法。从调查中看的出池夏性子不喜束缚,女皇担心会因此埋没了池夏的天分。还不如顺其自然,说不准将来还会有其它的惊喜。

远在西北的池夏哪儿知道她在女皇面前挂了号。唯一知情的西北将领和女皇的想法差不多。

无知就是福。

多年之后,有幸面过女皇的池夏完全没有惊喜,更多的是惊吓。那时她十分的庆幸自个儿没有出格的太厉害。否则,分分钟会掉马甲。

时光的流逝任谁都无法阻挡。眨眼之间,就到了池夏及笄日子。

此时,池夏已经长开了。面容称不上有多惊艳,但绝对是个清秀的美少女。前凸后翘,什么马甲线、腰窝、锁骨等等前世想都不敢想的统统不在话下。这也是她最为自豪的。再加上她刻意跟贾应学的护肤秘诀,看上去就更嫩了。

池夏及笄礼是马琳她们一手承办的。当天,远在家乡的春苗婶子、齐熊也赶了过来。那一刻,池夏感动的无以复加。

挽髻插笄,缀五彩璎珞,着精美华服,涂一抹胭脂,缓缓走来的少女吸引了在场诸人的目光。尤其的那些年长的,得知池夏没有定亲的,个个心花怒放。看池夏的眼神恨不能吃了她。

作为焦点的池夏虽然很喜欢那一日的装扮,但也不想成为众人眼中的唐僧肉。

站在贾应身边的荷花趁人不注意,悄声道:“转眼小夏也到了娶夫郎的年纪了。这一日之后,不知会有多少媒公媒婆等着上门呢!”

贾应似是没听到,不错眼的看着行礼的池夏,让人看不透他真正的想法。

别人看不透,不代表荷花不清楚。这么多年看着他们两人的相处,荷花都为他们着急。池夏完全把贾应当哥哥,贾应呢有心思却不知为何没有表现出来,就这么一直拖到了现在。

要知道加冠的郎君在五年之内必须定亲,不然会有官媒出面强制性婚配。贾应的五年之期马上就要到了。要是再不行动,等待他的结果可想而知。

当初发现贾应的心思也纯属偶然。这么多年有不少的人给贾应说媒,可无一例外都被他拒绝了。嘴上说着不合适,实际上目光总是不自觉的追随着池夏。若非荷花心细发现了蹊跷,也不会知道对方的心思。毕竟贾应掩饰的很好,一点儿都看不出。不知情的真以为他是池夏的表哥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