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世子很皮 > 第686章 所谓贤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农回头看了一眼朱权,见他衣着普通,皮肤黝黑,手上有茧,像个吃过苦的人,便知无不言地道:“小老儿是北平人,我们那里土地还是很肥沃的,毕竟那里曾经是大都,土地都是上等田,那可是经过千百年的耕种才耕出来的好地。而这免费分给我们的土地竟然比北平的土地还要肥沃,而且水源阳刚都很充足,如果种子好的话,一亩地至少可以收几百斤,并且这大宁没什么自然灾害,不用看老天吃饭,咱们可出对关了!”

朱权听了心中高兴,继续追问道:“老人家家里分了多少土地?”

朱权制定的土地分配标准主要是按人头、按能力分配,上限是每户三百亩。

由于大宁这里地广人稀,朱权定下的是百姓永久拥有土地,而且可以继承,但不许买卖,户籍消亡则土地自动归还官府,两年内不耕种、不放牧则视为主动放弃土地,赋税是定得极低的,家里要是有人参军、有人为宁王府打造铁器,更是可以完全减免赋税,这比别处的田制进了一步,大明的田地是允许买卖的,留下了一个给权贵、官员、士绅兼并土地的口子。

老农自得一笑道:“燕王那里说得是一套一套的,其实还不是用粮食强征人当兵,幸好小老儿见过世面,一听到风声不对就拉着我那两个傻儿子逃了出来。我家八口人,嘿嘿,分了个最上限,一共分了三百亩这样土地,现在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那老人家原来在北平有多少亩田地?”这时张妙珂带着人走了上来,饶有兴致地问道。

老农见张妙珂美貌端庄,光彩夺目,后面还有大群人护卫,便知道是大人物来了,立刻恭敬地回答道:“不瞒贵人说,小老儿一家原来一亩地都没有,我们一家都是燕王王庄的佃农,燕王以前对我们是不错的,衣食无忧,小老儿本不该说王爷是非。

但,但自燕王起兵之后,庄上的佃农便都被强征入伍了,打仗啊,得死多少人?

以前还只征青壮,后来随着朝廷的大军压进,连十三以上的孩子,和六十五以下的老头都要征,并且有些庄户连个幼子都没给留,小老儿只好带着全家跑了出来。路上听人说宁王这里最安全,朝廷和燕王都不敢惹,还能分地,所以小老儿都随大流来了大宁。没想到来了之后,真的得到了土地,这都是宁王殿下的恩赐啊,可惜小老儿见不到他,否则老头子我一定给他磕上九个响头。”

后面跟上来的窦岳指了指满脸笑容的朱权,笑道:“这就是你想叩谢的宁王殿下。”

“噗通!”

老农跪了下来,对着朱权连连磕头,用充满感激的语气道:“王爷千岁!谢谢王爷,谢谢王爷给了我们一家生路,谢谢王爷给了我们一家盼头!没有您我们一家此刻恐怕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请您再受小老儿一拜!”

朱权连忙扶住他笑道:“三跪九叩可是对皇帝的礼节,朱权可受不起,老人家请起。”朱权扶着老农的手道:“老人家你今天的话可是给我找到了一个隐患,我还要感谢你呢。”

“感谢小老儿?”老农可不知道自己帮了朱权什么。

“对啊,感谢你道出了皇室庄田的弊端,本王决定将宁王府的庄田全部送给佃农,让佃农都耕有其田,让他们自己为自己耕种。”朱权此话一说,所有人皆惊。

惊的不是朱权对一个普通老农礼遇有加,而是朱权居然连宁王府的几万顷王田都舍得拿出来,足见朱权是一个一心为民、一心为大明而奋斗的好藩王。

要知道朱权的庄田都是太祖皇帝赐下来,这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好田地,并且还都是连接成片的田庄耕地,这可是能传给后辈子孙的最好财富,没想到朱权居然毫不留恋地要送给百姓,连宁王妃张妙珂都被丈夫的决定给震住了。

窦岳看了看朱权的神色不似作秀,也是激动地上前跪下行礼道:“王爷的德行让人敬佩之至,请受下官一拜!”

见窦岳跪下行礼,其他官吏也都赶紧上前跪下,称颂朱权大德无私之后,又是三呼王爷千岁。

朱权在这件事情上却不是受朱久炎的影响,他执掌大宁之后,深深明白皇室的特权有多大。尤其眼前的老农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第一代亲王中就有很多德行不好的,何况后世的亲王?

一个亲王要想抢夺、兼并百姓的田地实在是太简单了,被迫害的百姓不仅无处伸冤,以后更是没有了任何希望。这种情况无人可以管制,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大明皇室现在只有几十号人,现在出几个败类确实没什么影响,但几十年之后呢,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呢!?

那时的皇室会有多少人?土地兼并的情况会多么严重?

要知道宗室名下的田亩是不需要交税的,朝廷收不到税收,如何维持天下的运转?如何抵御外敌?如何发放官员的俸禄?如何维持百姓的福利?

到时候大明非亡不可!大明要是没有,朱家人还是皇室吗?朱家人对得起太祖皇帝与天下万民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