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世子很皮 > 第745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王是早就收到了郭英的家书了的,老早就在郭英的命令下,转投头建业新朝、对朱柏表态效忠了。正是应为如此,蒙鉴才敢带领陈明他们从金州出来与辽王进行正面接触。

辽王满脸亲和地走下王座,来到蒙鉴的面前。

对面蒙鉴这个跟随了朱柏十几年的新朝大将,他可不想与其相处不好,辽王平易近人地说道:“蒙将军,你可知道,宁王被燕王说动,率军跟他南下了?”

蒙鉴如实回道:“禀王爷,末将不知。”然后他疑惑地说道:“王爷,难道是有草原人又犯边,进攻北平了不成?不然宁王殿下怎么可能被燕王说动?”

辽王摇头道:“没有草原人犯边。他们冲着杨文与李景隆去的。”

蒙鉴说道:“或许是燕王以家人的安危向宁王殿下求援,才得以说动?”然后蒙鉴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沉声说道:“还有一个可能,宁王殿下可能被燕王使计胁迫……”

说完后他马上抬起头来看向辽王。若宁王果真被燕王胁迫,夺取了大宁的兵权,燕藩可就有了掌控北方的资本,这对新朝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对辽王的威胁也大。

辽王沉声说道:“本王的猜测也与你类似,现在必须阻止燕王!或者联系上宁王!”

辽王一向没有自立的心思的,他更是十分听郭英的话,以前哪怕是在削藩的情况下,郭英让他效忠建文,他也不计得失的效忠建文。现在郭家都效忠了新朝,他自然也跟着认可了朱柏父子,何况新朝对藩王的政策还不错,他自是全心全意效忠。

所以辽王对于此事倒是很上心,“本王已经派人去联系宁王了,应该很快便有消息传来。可要是燕王挟持了宁王演戏,本王这信使未必能看出蹊跷。本王觉得还是先做打的准备为好,以燕王的本事,得了宁王的大军,马上就可以消灭李景隆,在燕赵大地上驰骋,一旦让他一统北方,那么朝廷再想平定,就要牵连日久了。本王既然向陛下(朱柏)表示了效忠,那就有责任赶在燕王做大之前阻止他!”

辽王虽然如此说,可蒙鉴心中反而有了顾虑,辽王不会趁着这个机会,想干些什么吧?毕竟他也是太祖皇子。

辽王明白蒙鉴的顾虑,没有让他疑惑太久,接着就表态:“为了防止朝廷疑虑,本王决定,放弃对辽王三卫的管理权!现在,本王正式将兵符交给蒙将军,请蒙将军在朝廷的回信到来之前,代为指挥辽王三卫兵马。并且,本王同时命令王府护卫,封堵王府四门,自禁于王府之中,以示本王绝无造反之意。”

蒙鉴这回是真的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辽王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过想到辽王与郭英的感情之后,蒙鉴倒也释然了,郭英的整个家族现在都上了新朝的战车,辽王这番动作全然在是在为郭家考虑。这辽王倒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婿,郭英真有福气。仔细想了一阵之后,蒙鉴还是谨慎地说道:“王爷若是这样做的话,确实可以打消末将的疑虑,但是,朝廷远在京城;太子也远在安皖,即使是末将拟了军报送到安皖,等安皖那边再传回来命令,恐怕燕王早已打败了李景隆,接管了他的兵马。”

辽王想了想,觉得蒙鉴的话是对的,于是他说道:“那蒙将军认为怎么办才能最快打消朝廷的疑虑?”

蒙鉴正色道:“王爷,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王爷离开辽西,坐海船南下前往南京,王爷不在辽西,这样任何人都绝对不会认为王爷想要造反了,包括末将在内。”

辽王眼前一亮。蒙鉴的这个办法确实是最快最好的,自己不在辽西,任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有可造反的心思。

于是辽王点头应道:“那好,就这么办。本王收拾一下,明日就带着家眷离开广宁,前往南方,等待入京诏令。”

说实话辽王老早就不想在辽西这苦寒之地呆下去了,正好就着这次机会入京换个封地,听说新朝出了新封地政策,风评还不错,正好可以去看看,应该还有的挑选。

解决了封地问题的辽王显得轻松了很多,他在桌上铺开地图道:“蒙将军,那咱们商谈一下兵马的交接问题。”

……

燕军进展迅速,离开大宁后,不日间便离松亭关的杨文不过五里之遥。松亭关外遍布了警戒的零散骑兵,当燕军到达之时,便立马星散逃走,去松亭关报信去了。

张玉驭马站在松亭关外,嘴里呼着白气道:“文弼(张辅),宁军到哪了?”

“回父亲,宁军那叫一个谨慎,现在恐怕还在我方五里之外呢,宁王好大的名气,但是进军却如此之慢,真不知道王爷为什么要放低姿态去求他。”

“文弼,慎言。宁王殿下在大宁站住脚跟,且发展成如此巨藩,更是解决了草原人在大宁寇边的问题,他对大明是有大功的。我们虽与宁王殿下立场不同,但也必须时刻尊重宁王殿下。”

“我看宁王也只是仗着出身,浪得虚名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