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辛夷传 > 第二百四十八回 王拱辰无意掀风波 提刑官出仕陷两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八回 王拱辰无意掀风波 提刑官出仕陷两难

“娘娘...”锦瑟瞧杨太后心神不宁的模样,气氛凝重的紧,打算试图开解一下,又无从下手。

正是沉闷时候,忽见门口有人扶着祖筠进来向杨太后万福。太后放下笔,让锦瑟把椅子搬到木榻旁,再添一张厚垫子给祖筠坐下,和气的问:“你怎的起了?”

祖筠尽量坐直,恭谨的说:“方才辛夷那孩儿到奴婢屋里探望,赶上奴婢躺得难受,她便扶奴婢出屋走走。奴婢想着娘娘连好几日没工夫见她,便来瞧瞧,寻思着若娘娘想她,便唤她上前替娘娘逗趣解闷也好。”

“去叫她吧。”杨太后对锦瑟颔首道,“老身正巧有几句话准备同她念叨念叨。”

过了会儿,锦瑟领辛夷进屋,杨太后瞧她盘着头,肩上打着两条垂髻,发尾绑了坠子,外衣只套一件石青短袄,底下是一条月白秋长裤,单薄的紧,因皱眉说:“这样的天气,你当真是不怕冻,快就着竹炉烤一烤。”

辛夷万福谢过,杨太后又问:“这尚服局的恁节省,竟没给你制新衣裳?”

辛夷解释道:“干娘今冬做了两套,只是奴婢一练舞便热得很,不觉得冷。”

“出汗更怕风吹。”祖筠轻轻在旁搭腔,“这是你师父的过错,他本该敦促你多穿。”

孩子最烦有人管穿衣系袜,偏偏大人最爱对此啰嗦。辛夷明白祖筠平素看不惯菊三四,才会怪罪到他头上,只好替他开脱道:“姐姐别怪师父,每次练完,他都命我擦干汗,加件厚衫再走,是我一出教坊就脱啦。”

“不管热不热,都把衣裳穿好。”杨太后用这样一句结尾,便跟下旨似的,辛夷惟有悻悻答应。太后颔首,吩咐祖筠:“挑一些保暖的物什给她,你拿主意便可。”

祖筠想了想,对锦瑟柔声说:“记得去年冬天成州上贡的金线狨①还剩下些,你去找来,让她带回去给贾尚服。”

锦瑟应承着退下,顺手将半敞的门带上。

辛夷小心道:“姐姐,干娘说过,先帝有令,狨皮不是奴婢的身份地位可以用的东西…”

“无妨,你过来,我告诉你。”祖筠说。辛夷听话的凑到她的坐椅旁,祖筠替她理理领口,掸掸肩膀,轻声叮咛:“剩下的那点,都是些碎料罢了,回头让贾尚服给你蓄在夹层里,外人便瞧不出来你用的什么。其实贾尚服是老手,怎么做她看一眼便知,你没得好担心的。倒是金线狨又软又轻,做衣裳厚实,却舒坦不累赘,如此,你也就不会讨厌穿着它啦。”

“姐姐考虑的真周详。”辛夷笑着道谢,又心疼的说,“姐姐,你快好起来吧,娘娘的左右缺不了细心的人呐。”

杨太后听见,对辛夷说:“祖筠说这几天你常看视她,倒是懂事孩子,不枉她时时照拂着你。”

辛夷表态道:“娘娘,公主,姐姐们的照顾,辛夷全部铭刻在心。”

杨太后满意的笑了笑,让她坐到身旁,关心了几句后,忽然问起:“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娘带你进入魏国公主府前,先投靠过你伯父?”

辛夷眼神一动,她对那段不知往哪里可投奔往哪里可去的苦日子,记忆尤深。

彼时父亲发丧,家中遇窃,贼人将所有的银钱洗劫一空不说,还杀了两个婢子,惹得婢子的家人携同一群村夫前来讨命索赔。宅子里的家丁,为着丧事已有些日子拿不到粮禄,便都撒手不管瞧她们的笑话,她母亲曹氏,不过是一介妇人,拖着几个孩子,如何面对这种场面?因而不得不把外面的田产卖了,赔了婢子的家人,遣散了从仆。

而那时她的大伯张尧佐,与辛夷的爹一样,同为进士出身,正准备去筠州(四川)上任。早年两家家境都很清贫,却也一直互相帮衬,如今一家横遭大难,她娘将最后一点钱拿给张尧佐,央求这位大伯送她们母女到筠州去。

曹氏的本意只是想找个有亲戚的地方安置住处,一路同行亦安全些,并非一定要给他添多少麻烦。哪知张尧佐拿了钱,却没有要带上这几个家亲(死去的亲属)遗孀的意思,还推说路途遥远,不宜带这么多人,待自己先去安置好再给她们消息。之后连启程的时辰都没告诉她们,便一走了之。

如今一说起张尧佐,辛夷心中除了恨,再无其它。但尚不清楚杨太后突然提他的目的,遂稚声稚气的说:“奴婢那时年龄尚小,有些忘啦。”

“是,那种岁月,忘掉也无碍。”太后慢条斯理的说,“不过你进宫这些日子,你娘就没向你提过,皇城里还有亲人?”

“皇城里,这儿,当真吗?”辛夷的表情很是雀跃,“若真有,怎的娘竟没告诉过奴婢...”

“嗯…不出奇,兴许你娘心中愤恨,又入了公主府,于是懒得再攀你爹家的亲戚,才没让你知道。”杨太后伸出手,将辛夷的拉到跟前,口气温和的说,“亦是老身之前与公主叙旧,曾想起当年先帝那辈的旧人,似有两位御侍与你爹爹,你大伯都有些关联,遣人去追问一番后,近日才算帮你认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