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麻衣相士 > 第148章 龙灵之危,上清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清风看到了整座邙山化成了一个能够吞噬天地万物的巨口,同时还有一条三百米长的金色五爪神龙在挣扎着抵抗巨口上传来的吞噬之力。

唐清风一脸肃然:“这是......龙灵?”

龙脉,龙脉。

古老相传,整座邙山便是一座龙脉。

龙脉有灵。

那么,这条三百米长金色五爪神龙就定然是邙山龙脉的龙灵。

“龙灵啊龙灵,没想到就连龙脉之灵在这股吞噬之力都有心无力,如果换做是我呢?”

龙灵在巨口中遭遇了生死危机,如果换做唐清风,结果已经不难想象了。

毫无疑问,此时的邙山成为了一个大凶之地。

而且邙山地界的风水大变,处处充满杀机与肃杀之气。

正所谓天发杀机,龙蛇起路,地发杀机,斗转星移。

地势改变,好转坏,吉转凶。

在天眼之下,唐清风还看到邙山深处,蕴藏着一股冲天煞气。

也就是这股冲天的煞气,才改变了邙山的地貌和风水。

龙灵的危机也与这股冲天煞气息息相关。

同时他还想到了周卫民在临死之前说的话。

军魂,军魂。

“难不成这一切皆由军魂所起?”

“如果周卫民说的话是真的话,几十万军魂一旦脱困而出,整个洛城就会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灾难,灾难,前所未有的灾难。

若要改变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办法......

“只是......人力有穷时啊。”

面对邙山此时的境遇,唐清风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不好,此地不可久留。“唐清风突然被一股气机锁定,他感觉到此时正有人在注视着自己。

但是他却没有察觉到那人的踪迹。

想罢,唐清风便急忙下山,走到半山腰时迎面遇到了一位身穿一身灰蓝色道袍的老道士。

这老道士,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道袍,身影有些瘦弱,头上扎着一个道鬓,满头银发,下巴还留了约有三寸长的胡须。

短的是一副道家老神仙的模样。

在这边遇到一个道士,唐清风倒不觉得意外。

因为在邙山的翠云峰翠云峰就有一座道教名观上清宫。

想来这老道士就是上清宫的道士。

就在唐清风的身形与老道士错过之时,老道士突然驻足说道:”小友请留步。“

唐清风停了下来,回头问道:”你是在叫我?“

老道士捋了一把胡须,笑吟吟地说道:”这里除过居士与老道还有第三人吗?“

此时的邙山,还真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只是一看到这老道士的卖相,唐清风就知道,眼前这老道定然是道教高人前辈,于是便客客气气的说道:”不知道长因何故要留下晚辈?“

”老道清尘,乃是上清宫的道士,不知小友可敢随老道入上清宫一叙?“清尘道长笑吟吟地看着唐清风,等着答复。

听了老道士自报身份,唐清风便笑道:”晚辈姓唐,名唤清风,倒是与道长有缘啊,至于入上清宫一叙,我观道长也乃是一代高道,又有何不敢的。“

”小友请。“清尘道长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

上清宫是道教名观,位于洛城北邙山翠云峰。

据唐清风所知,这翠云峰还是太上老君炼丹之处。

后来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有一位道家高士在此修建道观,初始为一座青砖庙院,紧凑幽静,最初称为老君庙。

在乾封元年的时候(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称玄元皇帝庙。

后来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后来又改成了上清宫。

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文人墨客涉足山巅,瞻仰上清宫,写下了不少美丽诗篇。

杜甫还在曾在此写下,“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的着名诗句,苏东坡也层在此题字留念。

后来因为兵祸,上清宫毁于战乱。

到了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有一位叫做张玄的道士又募钱重新修建了上清宫,时至今日,上清宫又经历了三次毁灭,三次重修,现在的上清宫就是又重新修建起来的。

现存有山门、窑洞(翠云洞)和配房数间,翠云洞上有玉皇阁三间。

上清宫规模宏伟,殿堂巍峨,门外有石狮石马,内有吴道子所作壁画《吴圣图》和《老子化胡经》,十分辉煌壮观。

跟着清尘道长来到了玉皇阁,坐在椅子上喝着清茶,清尘道长便说道:”想来小友也发现了这邙山的不同吧?“

唐清风并未回答,而是问道:”敢问之前可是道长在窥视晚辈?“

其实在见到清尘之时,唐清风的心中便有些疑惑。

只是让他更奇怪的是,这清尘道长在他的感知中就是一个普通人。

除却看起来有些道骨仙风之外,并无其他的奇异之处。

那么就只有两个可能了。

第一种可能,清尘道长本就是一个普通的道士。

第二种,清尘道长境界高出自己很多。

所以唐清风才问出了这句话。

清尘道长微微颔首道:”小友果真是感知敏锐,初时老道看小友一人站在山巅看邙山地界,神情不时变换心中大感惊奇,于是便试探了一番,没想到小友果真不是普通人啊。“

果然,这清尘道长的修为果真高深莫测,以自己如今的实力都窥探不出深浅。

”道长也不简单啊。“唐清风感慨道。

自古道教多高士,只是没想到在这儿小小的道观里边也有这么一位高人。

”不知小友如何看待邙山?“清尘道长说完喝了一口清茶,接着就等着唐清风回答。

唐清风也不知道这清尘道长晓不晓得邙山大变的内情,但是在沉吟了一番就说道:”晚辈在风水之道上也算是小有建树。

古今相传,这巍巍邙山乃是上好的风水宝地,还有龙脉,所以才引得无数的人争相想要在死后葬在邙山。

但是今日晚辈一观这邙山的地貌风水却发现,邙山地界地势大变,龙灵频危,风水由吉转凶,成为了大凶之地,并且......“

说到这儿唐清风的脸上就带了些许惊骇之色,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并且这邙山底下还蕴含着一股冲天的凶煞之气,假以时日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