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帝凰天下 > 第93章 第九十三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能唯一让武后有所顾虑的是, 袁一之所以有此罪责, 于国家大义来说, 他这是为了化解宗室兴兵危机所做出的果断之举。

而于个人感情而言, 他所作所为完全是忠心护主的表现。

武后作为他的主人,自然将这些看在眼里。

可自古君心难测,忠心护主自是贤臣良将的美德,可即便如此也难免落得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的惨淡下场。

袁一在军中的威望,以及与吐蕃, 突厥的私交甚好, 都加大了他走上这条路的可能『性』。

况且, 武后偏偏在平息兴兵危机的敏感时期,将这件完全能够避重就轻,甚至一笔带过的事, 可偏要搅动起惊涛骇浪。

如此就不免让人生疑, 此事看似只关乎一人生死的人, 可其中却大有文章。

其实, 这篇文章与朝堂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这更像是热衷以科举选拔人才的武后, 给满朝大臣出的科举试题。

若能够命中此题,才可保今后仕途无灾无妄,若命不中又恰好与武后的心意向左,无疑会被武后圈入肃清名单。

毕竟, 一个新政权的巩固,需要太多权利席位,而这种需要,往往伴随着暗无天日的血腥杀戮。

在这风云变『色』之际,活跃在朝堂之上的云端之士,用最为政治敏锐的嗅觉,将这种种分辨尤为清晰明了。

既然,武后出了考题,他们府中的幕僚之臣,便自然地充当起智囊的角『色』,为自家主子解题献策。

经过一番商讨斟酌,他们大致猜出考题方向,方圆规矩之内,能否法外容情?

当考题范围缩小,无外乎两种解题方法,以情救下袁一,或者以法杀死袁一。抉择看似简单,实则凶险,因为这一杀一救不是决定袁一的生死,而是决定他们自己的生死。

如此一来,最让他们捉『摸』不透的是,武后究竟是希望他们用情,还是依法?

既然拿不准,他们中有人便想到了投石问路的招数,他们怂恿低级官员,为袁一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的求情书上表朝廷。

没想到,武后竟对此大发雷霆,而且还是在朝堂上,当着一众文武百官的面,不仅将呈来求情信的官员厉声痛斥了一番。

而且,还以蔑视律例,试图包庇重犯为由将其连降三级,直接从中央官员贬成地方小吏。

经过这番试水,急于抢功的那一拨人只当是探明了方向,便争先恐后的上痛呈袁一的种种不是,希望朝廷能够从严治罪。

这回,武后像是很乐于听到这种的声音,在早朝上她将提议将袁一依法治罪的官员,全都不惜溢

美之词地大力赞扬了一番。

这样一来,似乎所有人都看清风向,自然也包括审理案件的三司官员。他们迟迟未能给出审理结果,就是等风来。现在风来了,方向也已明了,他们觉得也到了自己交卷,一显身手的时候。

当有了这番盘算,就由大理寺少卿牵头,将尹玉书和刑部尚书请来,三人半公半私地开了个秘密的碰头会,想要将此事解决。

首先,三人都陈诉各自的观点和立场,然后,引出自己的裁决意向,最后,就是询问对方是否赞同自己的意向。

尹玉书见大理寺少卿和刑部尚书,都一致决定要定罪袁一,他则与俩人的意见向左,便毫不避讳地反驳起俩人的决断。

而俩人则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论尹玉书如何说服,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

尹玉书见拗不过这俩倔老头,便在一番唇齿相讥的争辩后,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像是在理清思绪,再行游说。

尹玉书虽不说话,可刑部尚书并没打算偃旗息鼓,他仍旧揪着尹玉书,气势汹汹道:“我和王大人可没老糊涂!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之所以帮着袁一说话,完全是欠了人家太多人情债!特别

是你家那位夫人,听说你要主审这案子,就哭着闹着要你救下,你们这位大媒人!”

听到这番冷嘲热讽,尹玉书一脸无奈道:“家事归家事,公事归公事,这又与我内人何干?”

这时,一旁的大理寺少卿也来『插』上一嘴道:“这关系可大着了!全洛阳有谁不知道,咱们的御史大人可是出门名的怕媳『妇』,不对,疼媳『妇』。说句难听的话媳『妇』该疼,可总不能用命,用锦绣前程来疼吧!”

这回尹玉书终于坐不住,反击道:“我倒是奇了怪了,我家后院的门关得可紧了,我瞧着两位大人平日里日都是理万机,怎么会对这种无知『妇』孺喜好的深闺闲话如此了如指掌?”

受到这番挖苦,俩人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击。

如此三人陷入沉默,许久后,尹玉书再三盘算,终于吐『露』心声道:“对于袁一这件事,朝廷上下都是看得清清楚楚,大家虽然心里明白,可嘴上都不敢说穿这回事。我思来想去,我们受理此案就等同于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