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夏十三太保 > 第550章 托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铁木真明察秋毫,一眼便看出了秦军的薄弱之处!

鼓角再次响起,这是进攻的信号!

传令兵纵马穿梭于军阵之间,代成吉思汗向全军传令!

蒙军再次动了起来,对蒙军来说,只要成吉思汗有令,他们便会毫不迟疑的执行,成吉思汗是蒙元的天,亦是蒙人的信仰!

白起登上指挥高台,眺望来势汹汹的蒙军,暗暗叹口气,内营是秦军最后的屏障,白起业已黔驴技穷,为今之计,唯有死战!

裨将都尉均被白起派往前线,此战干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自家人知自家事,白起深知,秦军已处于全面的被动,是以,白起令将领全部赶赴前线,督战的同时,亦可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

待将领来至前线之后,秦营内随之响起了将领们的呼喝之声:“大秦必胜!”

“同生共死,共赴国难!”

“大秦万胜,皇帝万胜!”

将领们以身作则,亲赴前线为士卒打气,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袍泽传达了同生共死的决心!

秦军的士气亦因此而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就算没有将领赴前线为士卒打气,士卒仍然会做出与蒙军死战到底的选择,约束他们的不只是将领,比将领还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无比严苛的秦法,秦法如牢笼般,禁锢着秦人的肉体、思想与灵魂!

秦军士兵的心中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这样一句话:“死则死矣,家人何辜?”,哪怕是死,亦不能连累家人,秦国的连坐之邢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军接战之后,却如铁木真所说,秦军失去了足够的战略纵深,俨然成为了蒙军的活靶子,但饶是如此,秦军却并未后退半步,秦军士兵在将领指挥之下,与蒙军展开殊死肉搏,令蒙军不得寸进!

一人倒下,身后之人立马上前补位,稳住阵脚,使阵形不乱!

裨将,都尉,司马诸将,纷纷高举佩剑,于阵中来回穿梭,指挥士卒与蒙军殊死搏斗!

都尉倒下,司马补之,裨将倒下,都尉补之,循环往复,连绵不绝!

白起命人将帅旗立于高台之上,只要士卒回头,便能看到自己的帅旗,帅旗不倒,战斗不止!

秦营外如绞肉机般,无时无刻不在死人,有秦军的,亦有蒙军的!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闻之欲呕的腥臭味,这是血腥味与屎尿味的结合体,士卒濒死前,多半会出现失禁的症状!

鲜血交织成河流,顺着沟壑缓缓流淌,一名身材短小的蒙军士兵,因一时不慎而落入沟壑之中,结果却是再也没有爬上来!

不大一会,这名蒙军士兵的死因,便传出了许多种版本,有人说,袍泽是被摔死的,这个版本还算比较容易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几名上前查看的蒙军说,那名袍泽是被淹死的!

此等说法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驳:沟壑里又没有水,没有水的沟壑,又怎会淹死一个大活人?

“沟壑里的确没有水,但有血水,那条沟壑几乎被血水填了一半,袍泽是被血水淹死的!”

众人闻言无不骇然,一些人甚至偷偷前往距自己最近的沟壑处查看,看罢之后,他们却是信了后者的说法,映入眼帘的是,血水如小溪般,在沟壑中缓缓流淌,它们将流往何处,蒙军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这条血溪带走了袍泽的生命,带走了自己的亲人,更带走了蒙元的未来与希望!

战斗进行到寅时之时(03时至05时),斥候纵马来至铁木真近前,禀报说:“秦营以北二十里处,出现大量秦军!”

“可曾探得多少人马?”,铁木真皱眉问道!

“以五万计!”

“再探!”,铁木真面无面前的说道!

待斥候走后!

铁木真却微微弯下身子,捂着心口的位置,拼命的做着呼吸吐纳等动作,虽然铁木真表现的很平静,但他的心脏却无法承受如此强烈的的打击,心脏传来阵阵绞痛,疼的铁木真险些晕死过去!

亲信见状连忙搀扶铁木真坐下,轻抚其背,为其顺气!

原以为自己还有一天的时间,可万没想到,秦军竟来的这么快,仅靠两条腿日行百里?这在当今天下来说,简直如天方夜谭一般!

可王贲所率领的秦军却做到了,他们创造了奇迹,他们真的做到了日行百里,但秦军亦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正如斥候所说,秦军人马以五万计,他说的没错,这支秦军仅有五万人左右,八万精锐,累死数千,余者或伤或病,其状惨不忍睹,这就是日行百里的代价!

在古代,单以步兵来说,若能做到日行五十里,便可称精锐,步兵行军的常规操作是日行三十里,导致发生此等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路况不好,比如说,百姓饮食质量差,导致身体素质一般,不足以支撑军队强行军,还有许多别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当代,能够做到日行六十里之后,士气不落,且能够迅速投入战斗的,唯有夏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