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谍海雄风 > 第4章 不利局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梦冀疆场催战马,披挂!辕门枭敌抚桑麻。

誓与天公邀闪烁,魂魄!一腔热血沃中华。

“采桑子”同志之所以要用明码,是为宣泄一下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情绪,以达到震慑和挑衅敌人的目的;

接到此电报后,小敏同志看到是用明码发的,立即拿下来问李克俭:

“老板!刚收到一份‘采桑子’同志专用频段发来的明码电报,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李克俭同志一听,接过电报一看,不禁佩服地说:

“我们的这个‘采桑子’同志真是不错!他不但智慧过人、报国心切,更对祖国的古典文学和如同《三国演义》里‘四面楚歌’式的心理威慑艺术,还谙熟运用自如;他发来的是一阕词牌名叫《定风波》的词,这是一阕混合四组声韵、其中一组长平声韵、三组短仄声韵;说的大概意思是:在这春暖花开的美丽季节,祖国却正在遭受外敌战火的叱咤,他心情难过而愤怒地弹奏着古筝,连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觉得耻辱、都在感伤和诅咒那满大街丑陋、矮矬的小倭寇;他做梦都想亲自披挂上阵,以潇洒的气概把敌人枭首在军中辕门之上,以抚慰祖国的苍生百姓;他发誓要我们的国家与天公相邀,像太阳、星星和月亮一样发出强盛而闪耀的光芒;他的魂魄里有‘一腔热血沃中华’的志愿;但诗词的韵味和魅力是无穷的,它所蕴藏的意义有很多地方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这就叫‘诗无达诂’!譬如,这句‘怒曲恨筝星月咒’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的自责乃至自怨自艾;因为,他受目前的职责所在,被组织纪律约束而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只能在家里愤怒地弹奏着怒曲而干着急,连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在为他觉得羞耻;其实,他更多的是在‘埋怨’组织上没有交给他任务;他的这个词牌名用得更是意味深长啊!《定风波》词牌名是出自敦煌莫高窟的一首‘敦煌曲子词’,是一个文弱书生殇叹当时国家遭受战乱,自己却无能为力;以最后一句‘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经后世改编后而得名,才被钦定为词谱的...”

解释完电报,李克俭同志便吩咐小敏:

“你赶紧给中央特科发份电报,一、汇报一下炸船行动已圆满完成任务;二、问一下‘采桑子’同志的入党申请批准了没有?”

小敏同志听了,就立即上楼发报去了;

不一会,中央特科回电:

“任务已知悉完成圆满,给予高度嘉奖!入党申请早已批准,因条件所限,宣誓仪式可酌情处理!”。

“太好了!”李克俭同志看到中共中央回电,不免有些激动,并再吩咐小敏:

“给‘采桑子’同志先用明码、正文用专用密码回电:

《渔家傲·释怀》

倭寇悍然兵燹肇,狼烟滚滚经年绕。

游子出征心火燎,江山笑!满江红里冲冠少。

故国泱泱情昊昊,卧龙恰似秋风俏。

热血一腔沧海小,无间道!敌患谍克何其妙。

正文:请于明晚八点在百乐门歌舞厅二楼9号包间晤面!接头暗号(四塞忽闻狼烟起!谁人敢去定风波?)”

李克俭同志之所以要设此暗号,是因为多年未见以防相貌有变化;吩咐完这些,李克俭同志又立即拨打百乐门歌舞厅的电话,预订好9号包间。

“采桑子”同志接到李克俭同志的回电后,更是激动不已;他细细品味着“卜算子”同志这阕《渔家傲·释怀》给人的安慰、寓意和深情!是啊!六年多了!他是多么的期盼能和“卜算子”同志早日见上一面,又是多么的渴望能早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水火之中;可是,这咫尺天涯的孤单与所担使命的隐密性和重要性,却又是谍报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严酷现实...

而此时,土肥原机关的特务们正在审讯室里,对伤情稍有好转的李立新同志进行严刑逼供;一道道刑具在李立新同志的身上几乎用尽,血红的烙铁在李立新同志的胸前烙出带焦糊气味的“嗞嗞”黑烟,竹签钉进指甲里的“十指连心”之痛,已使李立新同志一次次昏死过去;可是,他除了撕心裂肺的疼痛嚎叫外,其它的,硬是只字未说!土肥原机关的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知道李立新再次昏死过去且长时间未醒的情形下,因怕其死去而一无所获,便命令再次把李立新送往日军医院实施抢救...

转眼到了晚上;这边戈登路新的中共上海特科据点,几条地下交通线上的负责人陆续来到秘密开会;会上,李克俭同志简单通报了此次炸船行动和徐家汇古风典当行交通点被端掉的事情后,接着说:

“老李同志被捕,因前段时间可能还在医院抢救、问题应该不会很大,但估计这一两天可能就会要进入审讯程序了;为了让老李同志能少吃点苦头,也为以防万一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务必要抓紧时间对老李进行营救;首先,我们该想什么办法、怎么样才能够进入日军医院?又由谁来执行这第一步的营救侦察行动?第一步侦察的目的,是先要了解老李同志住在哪个病房,以及日军的防守布置情况;请大家先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