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永世帝唐 > 第二百 八 十章 作茧自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另一方面,唐朝的知识分子更注重的是诗歌而不是儒家经义。一个人的名声如何、甚至能否出仕,侧重的是诗歌而不是经义。

以上这些,就造成了唐朝的儒学并不像汉儒和宋儒那样,有着完整的传承。

没有完成的传承,就意味着形成不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在想参与进来的殷清风看来,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不过,以他现在的年纪,他还不够资格。或者说,太过于惊世骇俗。

最稳妥的做法是,坐等三十年后再将他的理论拿出来。但是,他一直抱有一种“异乡人”的心态,他不能保证李世民会不会杀他、什么时候杀他。所以,他打的主意就是赶早不赶晚。哪怕他死了,也要留下他的痕迹。

现在拿出《弟子规》和《三字经》,明面上是应付李承乾的考核,暗中的意图是想引起颜氏家族的重视。他想尽早的将他的想法“变现”,最最好的办法是由颜氏家族出面。

颜氏家族有着千年的名望,在唐朝的官僚体系里又属于清流。他们出头来提出某些理论,遇到的阻力将远远小于他。

李承乾的考核,李世民这个父亲和太子,自然是要参加的了。不过,他是知道殷清风那基本教科书的。所以,等他笑容满面的进了书房后,说的并不是考核的事儿。

“你唆使那些人奏请的那个军事学堂,圣人已经批准了,现在已经在寻址建造。只是我想听听你是否还有建议,这毕竟是你首倡的。”

殷清风只能感叹这事儿没放到宋朝和明朝。以这两个朝代的德行来看,想建一个武官自己的体系,最好的结果就是流放三千里。

“小侄回去后又想了一下。这学堂可以称为:帝国皇家军事学院。由叔叔来担任第一任院长,以后的院长只能由帝王来担任。等确定了太子之后,太子担任副院长。这样以来,大唐的军队就完全掌握在帝王手里,武将的叛『乱』的机会将大大降低。”

“好,又是一个良谏,不错!”李世民赞许道。

“虽然仙人没有传授小侄领兵作战之法,但训练之法还是传授给了小侄。现在就写给叔叔。”

李世民心中一喜,仙人传授之法必定非同凡响。

所谓的练兵之法,实际上山庄那边的学生已经在做了。具体的就是参考殷清风在大学军训的那套,只不过更严格了一些罢了。

李世民看完之后,不确定的问道:“这个方法虽然新奇、简单,可是真的有用?”

殷清风说道:“小侄不知军伍,是否有成效还要叔叔来定夺。”

李世民点点头“既然是仙人传授的,必定是有效的。”

殷清风说道:“到时候,请叔叔在学院里给小侄留一块空地,小侄要建一座小型的城堡。这城堡具体的样式小侄还在构思。”

李世民追问道:“城堡?可是坞堡?”

殷清风想把欧洲的棱堡挪过来。

棱堡的实质就是把城墙从一个平面变成凸多边形或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两到三个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在火『药』时代之前,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但是,线面的防守不但容易受到城下弓弩的压制,而且同样的防守人数的反击效率也远不如多面的交叉防御。

棱堡的形制有很多经典的样式,如:意大利式棱堡、沃邦一式棱堡、角堡、皇冠棱堡等等。

殷清风现在完全可以画出一两个来,但解释起来比较费劲,还不如他做出模型之后,对着模型讲解来得直接。

于是,殷清风说道:“小侄的这个设想一句话很难解释清楚,但小侄保证下次陪阿弟回来考核的时候,一定...”

李世民摆摆手,“不要说什么考核了。他们对你的《弟子规》和《三字经》震惊无比,估计以后绝不会再提什么考核了。”

殷清风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他就问道:“叔叔没说这些是出自小侄之手吧?小侄只是把仙人传授的那些写出来而已。”

李世民心中升起怪异的念头。

自从那日殷清风自说他的学识是经过仙人传授的之后,殷清风在他面前很少提到仙人传授的字眼儿,可今日却反复提到了两次。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他按下心中的疑『惑』,说道:“仙人的学识嘛,自然是不会说与外人的。”

不知道自己犯了欲盖弥彰的错误的殷清风又松了一口气。

他说道:“小侄回长安后,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也不知修路与修渠进行的如何了。但今日小侄有个谏议想向叔叔提及。”

对于殷清风的任何谏议,李世民都乐见其成。也正是殷清风源源不断的新想法,才让他断定殷清风的确是经过仙人传授的。而仙人的学识自然要重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