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永世帝唐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逞心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那些孩子同他们的父祖一样目不识丁的话,小侄养着他们去种田也算人尽其用。但他们已经学有所成的话,难免会有人向圣人进谗言的。”

“唔~~~有道理~~~那...你不教导....”

说到这里,颜显甫停了下来,因为他祖宗的老师说过‘有教无类’这句话。

有教无类可以解释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可以解释为: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不管是哪种解释,颜显甫都不能劝说殷清风不去教导那些孩子,“孔圣倾一生时光,也不过教导了三千余弟子....这万人的数目,恐怕以后还会增加吧~~~”

“最终,他们是大唐的良籍之民。”

颜显甫没有和殷清风再讨论关于学生的话题,转而说起了家常。

看到有手持灯笼的奴仆路过,二人才意识到天『色』已晚,“记得有时间到我那里坐坐。”

“甥男谨记。”

古人的长幼尊卑在吃饭的时候尤其能得到体现,所以颜显甫不能因为和殷清风聊的投机就把殷清风叫到他那个酒桌上去,而断『乱』主人安排好的秩序,除非酒喝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在互相『乱』串的时候。

二人分别后,殷清风还没走到程处嗣他们在的那个院子就被拦下了。

拦住殷清风的人是给他投贴的长孙蒙,“拜见县侯,太子与家主召唤县侯前往。”

由于刚才长孙无忌父子给殷清风的观感很不好,此时殷清风的第一个念头里就是:该不是陷阱吧?比如走着走着就冒出来一个衣衫凌『乱』的女子,然后大喊...

“呵呵,肥皂剧看多了?”

殷清风把刚才那个想法排除掉了,敢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玩阴谋,长孙无忌还没那个胆子和必要。

“小子拜见叔叔、拜见长孙县公、拜见各位尊长。”

虽然招待其他客人使用的是桌椅,但长孙无忌招待主要的客人的酒席依然设在木榻之上,主客都是一人一案,礼循古制。

李世民坐在主座,左手边是长孙无忌,右手边那个人年近六旬,模样应该是个军伍之人。坐在这个酒席的客人还有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程咬金、杜伏威和殷元等人殷清风认识的人,剩下一半的人他不认识。

李世民也没有介绍坐上的客人都是谁,“听你长孙叔叔说,你刚才献上了两句绝妙贺词。你欧阳伯祖已经写好了,叫你过来一起观赏。”

李世民口中的欧阳伯祖是指欧阳询。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适合那些初学书法的人临摹,而号称他的书法为“欧体”。

在李世民说话的同时,四个侍女各执一端将一幅字展示给众人。

欧阳询楷书特点是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但殷清风并不完全懂得欣赏,毕竟他缺少从小被培养的那种修养底蕴。即使他的瘦金体自认还写的不错,可那是他占了穿越的便宜。

李世民问道:“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殷清风躬身回道:“长者的墨宝不是小子敢狂妄点评的。”

“算你知趣。你欧阳伯祖的笔法,当世也只有三二人勉强与之比肩。”李世民点评了一下之后,转头对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说道:“先生,虽然这小子嘴上谦逊,但他的书法恐也自成一家之体了。他的用笔、结体、章法等俱与前人迥异。”

李世民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没人敢质疑,但每个人的脸上多少都『露』出怀疑的神『色』。

殷清风听了也是暗皱眉头。长孙无忌刻意的突出他的存在也就罢了,李世民现在也是这样,这是什么节奏?

“不若小友展『露』一二?”欧阳询直接表达了他的好奇或者是惊奇或者是怀疑。

殷清风也知道,这时候恐怕是推脱不掉的了。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玩儿个大的。他微鞠一躬,“长孙叔叔可知小子的贺礼为何物?”

长孙无忌一愣,回头吩咐道:“将县侯的礼物呈过来。”

他身后的一个侍女应命的出去了,而殷清风则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那里,也不管所有人都好奇的盯着他。

场面静了一阵子后,李世民打破了僵局,“辅机,你猜想一下这小子的贺礼为何物。”

长孙无忌过了好久才回答,因为他刚才想的不是殷清风带来的贺礼是什么,而是将他知道的那些关于殷清风一切的信息再回顾一遍,虽然这种分析他做过不止一遍。但是加上今天他和殷清风的两次交锋,让他得出一个很不好的结论:掌握不了节奏。

他摇摇头,“无忌猜不透。”

长孙无忌呆板的话,让李世民的用心白费了。如果长孙无忌接下来再说些诙谐的话,或许话题还会继续下去。但是作为主人的他如此说了,不管旁人之前想说什么,这是都无法接下去了,就连李世民也诧异长孙的回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