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永世帝唐 > 第三百五 十章 新式兵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刀和剑一样,源远流长。

石器时代有石刀,到了商、周已开始使用青铜刀了。在这个时期,刀的用途和剑一样,主要用于防御自卫、砍头和割下敌人的左耳。

从西周到春秋时代,产生了很多材质很高的剑。所以,剑是当时短兵器的主流。

只是到了汉代,刀才取代了剑,成为短兵器中的佼佼者。

为了适应和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汉代大力发展骑兵,刀这种兵器也随之得到发展,并成为主要的战斗武器。

在战场上骑兵首先使用的是弓箭和长兵器,只是在没有了长兵器,或进行近战的时候,才使用佩带的短兵器。以近战为主的骑兵,在骑战中,常常相错厮杀,适合劈砍的短兵器就成了主兵器被使用。

在这种以劈砍为主的战斗中,刀剑相拼时,刀背很厚的刀类兵器就占了构造上的优势,不容易折断。这样,单刃的刀就取代了双刃的剑,成为骑兵的重要装备兵器。

出于同样的理由,步兵也大量装备了这种厚重刀背的单刃刀。

刀之所以能取代剑的另一个理由,是刀的制造成本比剑低,而且生产时间短,因此用它来装备军队更有利。

在汉代,由于刀的使用在军队里相当普及,受此影响,从皇帝到大大小小的官吏,早时佩带的兵器换成了厚背的单刃刀,而少见带剑的了。

在西汉,官吏们佩剑是一种义务。而到了东汉,剑和刀已处于同等地位,择其一种即可。但是,除了特殊的仪式或场面,佩带刀则是最普遍的。

从刀这种冷兵器诞生以来,它的形制就是刀身笔直、刀身狭长的直刀。隋环首刀、唐佩刀、宋朝手刀皆是这样的形制。

殷清风解释道:“大唐现在使用的佩刀或战刀小侄称为直刀。

直刀主要杀伤方式是凭借巨大的重量优势加上一定的速度劈砸,产生深可断骨的纵深创口,同时由于直刀的重量很大,可以隔着盾牌或全身甲冲击对手的内脏和骨骼。

当然,陌刀除外。

侄儿设计的这柄弯刀,主要杀伤方式是借助速度优势在马身交错的瞬间破开敌军的身体。这种方式对于轻甲或无甲的士兵有着巨大的致命『性』,可以瞬间产生不深但面积巨大的破坏面,切断大面积的血管使其在短时间内毙命。

当然,对比之下,在骑兵对冲的战斗中直刀比弯刀效果更好。

而如果是单对单的作战的话,直刀的长度优势和破甲力皆胜弯刀一筹。但是直刀的重量使得直刀手的体力消耗很快,而且,使用直刀后。一旦出手就不容易收回防守。

在这一点上弯刀由于重量不大,可以攻防兼备并且节省体力,而且攻击速度快。

此外,如果双方经验不足,弯刀的弯形刃的攻击范围和攻击速度都很难预测,而直刀的攻击轨迹就可以比较简单地预判,这也是一种优势。

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弯刀离开骑兵对冲的速度优势以后杀伤力实在是小,往往只有击中要害才能造成致命杀伤,而双手持握直刀却可以一击致命。

所以,若是军中配备了弯刀的话,骑兵只能反复的冲杀,而不能待在原地与地方对砍。”

说完这些,他又补充了一句,“是否使用又如何使用弯刀,全在叔叔一念之间。”

李世民挥舞了几下,说道:“这刀是你命人造出来的,你总得说两句吧。”

殷清风道:“在大规模骑兵战上,此两者各有侧重。如果是与突厥这样没有什么护甲的轻骑兵作战的话,弯刀的适用面高于直刀;在大规模步兵战上,弯刀远不如直刀。”

“也就是说,这柄长刀适合对突厥作战了?”

殷清风道:“如果叔叔难以抉择,就交给军事学院那些博士们去商量好了。”

“这个主意不错。”

说完了长刀,李世民的注意力转到了长枪上面。

枪、矛、槊本就类似,殷清风没有解释更多,而是直接掏出了他写的关于如何使用各种长短枪的内容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见殷清风递过来的册子纸张不少,他说道:“先去书房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永世帝唐》,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