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 第242章 此路不通,换路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过后,太平军也紧随其后的大举进入了零陵境内。

太平先锋军西王萧朝贵所部,很快便行至零陵郡乌县境内。

忽然间,乌县行军路线出现了两条路口。

一时间,西王萧朝贵也不由犯了难,不知究竟该往哪条路行军。

就在为难之际,忽然间大军旁有一名年老的老汉抗着一屡箩筐经过。

瞬息间,萧朝贵好似找到主意一般,‘唰’的一声响便疾驰而去!

“老大爷,老大爷!”

纵马奔至那老汉身旁,萧朝贵立即翻身下马,急呼道。

闻听有人呼喊,那老汉不由扭转身子望去。

旋即,只见那老汉不由神情疑惑不已。

一时,萧朝贵才发现自己有所唐突,急说道:“老大爷,您好!”

“我们是从岭南而来的太平天军,是特意来拯救各地的穷苦百姓的。”

“本王是太平天国的西王,名叫萧朝贵。”

随着萧朝贵的一番介绍,那老汉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随即,萧朝贵拱手相问道:“老大爷,我军一路行来。”

“为什么沿途乡镇、县城人烟如此稀少呢?”

闻听这番话,那老汉才开口回道:“哦,大王你远道而来,还不知吧!”

“数日之前,朝廷大军北归时,曾挨家挨户的统计户籍。”

“最后还召集我们宣布,只要此次愿意跟随他们北上居住。”

“等此战结束后,便会与我们这些人减免赋税一年。”

“所以如此政策之下,几乎众多百姓都拖家带口的北上。”

“老汉由于孤苦一人,再加上腿脚不甚方便,以及舍不得家中祖业,便没有举家北上。”

“哦?”

耐心地闻听完,萧朝贵露出一丝恍然的表情。

“老大爷,那你可知者两条路口分别通往何方吗?”

旋即,萧朝贵又手指两条路口,相问着。

闻言,老汉也缓缓说着:“大王,你看这右边道口,这条路宽阔而且相对平稳,是大道。”

“此路可以径直通往长沙,只是需要绕路。”

紧接着,那老汉又解释着左边的道路。

“而此路则属于绵延不绝的羊肠小道,虽然行军困难,但路途相对少许多。”

最终,经过一番盘问,西王萧朝贵也终于知晓两条路口的方向。

随后,只见西王萧朝贵挥刀下令道:“全军原地休息!”

旋即,萧朝贵也命传令兵将如今的情况告知后方的南王冯云山。

…………

差不多将近半个时辰的等待,南王冯云山作出了指示。

不出意料所外,心性谨慎的冯云山果真选择了大路行军。

虽然萧朝贵想向小路进军,可碍于军令,也只得按耐下躁动,向大路率军而去。

只说,右边大道贯穿湘水,太平军沿着湘水前进。

两日后,太平军便抵达糊县境内。

只说,糊县地理位置极为良好,三面依靠湘水,只有正南一面设有陆门。

可谓是真正的守御之地!

太平军本以为此处也将没有守军,可事实往往恰恰相反。

因为,糊县城头上,早已驻守着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

插在城头的大旗迎风招展,三字若隐若现。

正是‘荆州军’三个大字迎风飞舞着。

得知有荆州军驻军于此,萧朝贵也命令先头部队率先进行了攻击。

只是,糊县虽然是一座小县城,可城墙早已被荆州军加固。

一时间,虽然太平军奋力攻城,可都俱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萧朝贵只得整军备战,等待冯云山率领的主力到来。

太平军大营

“禀南王,荆州军已经先我军一步占据了糊县固守。”

“由于糊县的城墙早已被荆州军加固,又加上其糊县地理位置十分较好。”

“三面靠湘水,我军根本没有发展水军,故此数次进攻之下,都以失败告终!”

迅息间,只见南王冯云山到来之后,萧朝贵立即将此处军情禀告给而出。

闻言,冯云山沉思片刻,相问道:“那此地还有其他路绕过糊县,直接进军长沙么?”

闻言,萧朝贵继续拱手分析道:“由于糊县坐落在湘水,是陆路的唯一通道。”

“我军又没有发展水军,如今之计,恐怕只有强攻一途!”

最终,商议半响,南王冯云山都只得到了一条结论,那便是强攻。

无奈之下,次日一早,太平军营寨便忙碌起来。

便发现众多太平军士卒纷纷大兴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

只是,由于时间有限,太平军也只是打造出简易攻城的云梯而已。

像井栏、冲车这类的攻城利器,由于太过沉重、笨拙。

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打造而出的!

…………

旋即,一时间糊县城下,杀声震天。

只见密密麻麻的太平军便犹如细微的蚂蚁一般,蜂蛹而上。

俱都纷纷抗着简易的云梯向城墙疾驰攻击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