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内核都是一样的,干嘛要看慢吞吞、矫情来矫情去的武侠?
不知道在哪看过一个武侠作者的话:武侠小说不是升级打怪,不是意淫,不是装逼打脸,不是后宫。
我觉得他全部说反了,武侠小说就是升级打怪,或者说是其弱化版本。等级、排位本来就是读者乐于看到的,因为清晰直接,现今的爽文非常直面这一点,而传统的武侠那种隐晦的描写,读者早就不耐烦,所以只好亲自去问作者了。
不意淫?都成人的童话了,还不意淫?只是武侠作者,自作多情,喜欢给意淫加个合理化的背景,然而读者并不需要。
不装逼打脸?很遗憾,武侠小说和新时代爽文的高潮情节,基本都是装逼打脸。
不开后宫?有金庸大师的《鹿鼎记》作为理论柱石,珠玉在前,才有了后宫文一说。
其实嘛,现在的网文世界,或者说爽文世界,就是武侠小说这种旧爽文的延续。
仙侠,玄幻题材里面的门派,功法,法宝,奇遇,装逼打脸,这些元素都来自于武侠;对于喜欢历史的同学,穿越历史文,比起四不像的历史武侠,更能让人获得搬弄历史,与名人接触,左右朝代走向的快感;甚至都市、后宫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题材,也都包含着武侠的影子。
因为武侠小说,本来就是个错误的命名,它和它的晚辈一样,都应该叫爽文。然而,它已经年老色衰了,还喜欢拿遮羞布盖住自己。而它的晚辈们,能更加直奔主题,毫不掩饰,发扬着它真正的内涵,
想起高中追《沧海》,买武侠版杂志的时候,在搞什么“大陆新武侠”,好像无疾而终,其实,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就像《守望者》里,夜枭问,美国梦怎么了?笑匠回答,你看到的就是美国梦,它实现了。
套在“大陆新武侠”上也一样,它也实现了,打开任何一个网文网站,都能见证它的繁荣。
过去的读者,不是更爱旧爽文,而是那个时代,没有新爽文,甚至没有多少娱乐手段。他们只能被迫接受“武侠小说”,被迫为这份爽感买单,不然从别的地方获得的更加稀少。
但不代表他们,喜欢武侠小说里面那些与“爽”无关紧要的东西。所以新爽文,抛弃了所谓的“侠”、“义”、“文化”、“人性”、“深度”......这些讨厌的遮羞布,更加受到人民的欢迎,才能赚到市场。
就像有读者在我书底下留言,说我笔下人物,终于有点主角的样子了。我很纳闷,什么叫主角的样子?难道每本小说的主角,都应该是一样的,还是说,主角怎么写,有模板可套?
后来我恍然大悟,当然了,他说得没错。严格的来说,爽文不应该归于小说,而应该叫“第一人称代入式文字冒险恋爱游戏”,代入感是爽文的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作为读者的化身,主角当然得有模板,毕竟爽和快感的来源就那么多,不照着写,怎么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呢?
大抵总结一下,主角走到哪里,都要会装逼打脸,还得有角色跳出来配合他。而且全文不能吃一点亏,哪怕实力未济,羽翼未丰,也要有一群老前辈点头旁白:“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毕竟,没有人愿意在爽文里读到挫折感。
再加上美女投怀送抱,金手指满天飞,最后天下无敌,再给他一个名目,可以摆脱责任,带着美女远走高飞。嗯,这样,一个有主角样子的主角就呼之欲出了,一篇有武侠样子的武侠就诞生了!
只可惜,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很少,看的时候,还因为主角大多身世凄惨,也缺乏代入感,一直没能领略到武侠小说的精髓。我曾经大言不惭,在简介里说,希望将此文献给自己,献给同好,分享共观。
我太自作多情了,没有主角样子的武侠,不爽的爽文,怎么会有同好呢?
我收回这句话吧,这本小说,我只敢偷偷地献给自己。
得埋怨一句金庸,我虽然很尊敬金庸大师,也怪他,误导了很多人对武侠小说的认知。
金庸一直想给武侠小说灌入一点文化内涵,修订小说的时候,也在试图把武侠“文学化”。
金庸的文字实在是好,包括我在内,应该有很多年轻人,都望风而从,打心底认为,那些所谓历史地理,美景风光,琴棋书画,茶酒医卜,佛道儒学,是武侠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武侠的真谛。
比如,我动笔之前,对历史一窍不通,连努尔哈赤、李成梁是谁都没听过,可是为了给小说带上一点历史色彩,查一堆资料,狂翻百度百科。现在回想,这么做意义何在?
我想,也有很多武侠作者,跑题了,把精力浪费在这些自己都莫名其妙的元素上。
这些只是武侠小说的遮羞布,易中天老师所称的“媚雅”,为了讨好文化人,让普通人“不明觉厉”。或许以前,会有人以小说里包含这些来欺骗自己看的不是纯粹的玩物,甚至获得某种优越感。但这个年代,大家很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何况,纯粹的玩物,并不会因为披上了何种外衣而改变内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